[发明专利]一种活体豆芽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5092.6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州;刘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桂林;马林中 |
地址: | 4501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芽 盛装盒 孵化 豆种 放入 活体 工业化生产技术 无菌环境 产出率 次品率 无菌水 中间层 最底层 最上层 分装 盒口 空盒 芽头 杀菌 清洗 黑暗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豆芽的生产方法,属于蔬菜工业化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豆种的选取(2)清洗、杀菌;(3)浸豆和挑豆,(4)分装孵化:每3个盛装盒从上往下重叠,其中最上层的盛装盒为空盒,最底层和中间层的盛装盒分别放入50~60克步骤(3)中所得的豆种,且放入黑暗、无菌环境中进行孵化,孵化温度控制在20~22℃,每4小时淋无菌水一次;当豆芽的芽头与所述盛装盒的盒口齐平时,将重叠的盛装盒一一分开且水平放置,孵化时间为96~168小时;(5)成品挑选:对步骤(4)中孵化完成的豆芽进行挑选;本发明具有提高了豆芽的品质且降低了次品率,提高了合格豆芽的产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工业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体豆芽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豆芽是豆类作物发出的芽,因此具有豆类作物的营养特点,与其它蔬菜相比,豆芽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C、天门冬氨酸、钙、铁、食物纤维、有机物、维生素B1等,而且清脆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传统的豆芽培育方法比较简单,分为选种、浸种、淋水催芽、采收等步骤,一般采用缸盆瓦罐等器皿进行手工操作,凭经验控制温度、湿度,劳动强度大,效率很低;另外,由于适合豆芽生长的水温不能超过22℃,所以在温度较高的夏天传统的豆芽培育方法无法正常生产豆芽;故而采用传统的方式生产出来的豆芽质量差且效率低,不能满足现代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的豆芽培育方法存在的质量差且效率低,不能满足现代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的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活体豆芽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活体豆芽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豆种的选取:选取非转基因大豆,挑选出大豆中的烂豆、坏豆、色斑豆;
(2)清洗:对发芽的生产场地、所用器具采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并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杀菌时间为4~6小时,对步骤(1)挑选出的豆种用去离子水进行淘洗,淘洗2~4遍;
(3)浸豆和挑豆:采用18~20℃的井水对步骤(2)中淘洗后的豆种浸泡2~3小时,对浸泡完成的豆种进行挑选,挑选出不完整的豆瓣、色斑豆;
(4)分装孵化:每3个盛装盒从上往下重叠,其中最上层的盛装盒为空盒,最底层和中间层的盛装盒分别放入50~60克步骤(3)中所得的豆种,且放入黑暗、无菌环境中进行孵化,孵化温度控制在20~22℃,每4小时淋无菌水一次;
当豆芽的芽头与所述盛装盒的盒口齐平时,将重叠的盛装盒一一分开且水平放置,孵化时间为96~168小时;
(5)成品挑选:对步骤(4)中孵化完成的豆芽进行挑选,将其中豆瓣有色斑、变紫以及杆径弯曲的豆芽挑选出来。
进一步限定,步骤(3)中所述井水选用海拔低于350米的井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生产工艺一方面提高了豆芽的生产效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对豆种在生产环节进行多次挑选,将次品挑选出来,确保每一颗豆芽都是高质量豆芽;该方法生产出来的活体豆芽冰肌玉质,鲜嫩,提高了豆芽的品质且降低了次品率,提高了合格豆芽的产出率。
采用每3个盛装盒从上往下重叠,其中最上层的盛装盒为空盒,最底层和中间层的盛装盒分别放入50~60克步骤(3)中所得的豆种,一方面该方式可以给最底层和中间层的豆种施加压力,使得豆种能够快速发芽,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另一方面从上往下地重叠,可以降低无菌水的水压从而确保豆种的发芽端能够竖直使得长出来的芽苗竖直向上,作为盆栽,供观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的生产实例来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应用和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50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