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旱兼用型履带拖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5167.0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0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史金钟;张建锋;葛志伟;赵军;冯海余;李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65 | 分类号: | B62D55/065;B62D55/08;B62D55/30;B62D5/06;B62D25/10;B60K5/12;B60K17/06;B60K23/02;B60K20/02;B60T7/06;B60T7/10;E02F3/76;E02F3/85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旱 兼用 履带 拖拉机 | ||
水旱兼用型履带拖拉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转向操纵机构、行走机构、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等系统集成。传动系采用机械换挡变速箱和后桥,高位设置行星末端;转向系统采用循环球式转向机,匹配可调压转向操纵阀和方向盘操纵机构;车架采用一体式焊接车架,集成车架和行车架功能;行走系采用三角形布置,驱动轮高位设置,摆动式台车,斜置单杆张紧导向轮;匹配快换式推土铲和强压入土提升机构,拓展了作业功能,同时实现了整机陷车自救。水旱兼用型履带拖拉机,解决了水田耕作下陷的难题,实现了水田的保护性耕作,还可以进行犁耕牵引、推土等作业,整机利用率高,适宜于水田机水旱轮作区的应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水田和旱田兼用的履带拖拉机,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前端进行推土,后端进行旋耕、起垄、犁耕、喷药作业,并可进行牵引作业的多功能履带拖拉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田作业的播种和收割机械化程度有较大提高,水田作业的瓶颈在于耕作,长期以来基本采用手扶拖拉机、轮式拖拉机或畜力机具进行作业。手扶拖拉机或者畜力机具耕作,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连续使用大中型轮式拖拉机耕作,会使水田的泥脚进一步加深,给水田下一步作业带来困难,严重的将造成田地荒废。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04月19日授权公布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水田履带拖拉机”(申请号:201620949798. 9,申请日:2016年08月26日),是我公司申报的专利,其主要保护内容为各部件的集成应用,而其系统的核心是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走机构、液压系统与车架的连接和匹配,但其与本专利申请的内容有很大差别。首先,“一种水田履带拖拉机”传动系统采用三段式液压无极变速传动系,本专利申请采用的为机械换挡变速箱,高置行星末端,方向盘操纵的传动系;其次,“一种水田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张紧方式与本专利申请斜置单杆导向轮张紧行走系也有明显区别。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11月23日授权公布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液压驱动的轻型履带拖拉机”(申请号:201620454955.9,申请日:2016年05月18日),主要保护内容为各部件的集成应用,其整机的核心部件也为液压传动系统,与本专利申请采用的为机械换挡传动系有根本的区别。
除此之外,国内也有一些企业生产了水田耕作机,这些水田耕作机大都借鉴了收割机的制作结构,不是根据水田耕作的需求开发,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外观简陋,操纵舒适性差,行走系密封不可靠,整机匹配不尽合理以及功能单一等问题。近年来兴起的无级变速水田履带拖拉机由于接地比压小,工作效率高,目前已经开始被农民普遍接受。但是该类机型存在牵引效率低下,转向可靠性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功能多样,能够牵引作业的水旱兼用型履带拖拉机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靠,具有旋耕、推土和牵引等功能的水旱兼用型履带拖拉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5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