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渔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的复合种养系统及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5427.4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7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管卫兵;石伟;王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22/25;A01G22/00;A01K63/00;A01K63/04;A01K61/10;A01K61/59;A01K6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共生 水产 养殖 耦合 复合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稻渔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的复合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侧为水产养殖系统,另一侧为若干个稻渔共生系统,且两侧通过若干进水渠和排水渠相互连通,还包括置于所述水产养殖系统或所述稻渔共生系统内的工程化养殖单元,且所述工程化养殖单元包括鱼养殖单元、小龙虾养殖单元或河蟹养殖单元、水生蔬菜种植单元;
所述复合种养系统为长型或方型;其中:
所述长型复合种养系统内,所述稻渔共生系统一侧布置若干片稻鱼共生单元和单独种稻单元,且每个3~5片稻鱼共生单元布置一片单独种稻单元,另一侧依次包括若干片稻蟹共生单元、稻虾共生单元、稻鳖共生单元或稻鳅共生单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各单元内侧与所述进水渠的出水端分别连通、外侧分别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水产养殖系统连通的排水渠;
所述方型复合种养系统内,所述水产养殖系统与所述进水渠连接,所述稻渔共生系统与所述排水渠连接,且还包括置于所述水产养殖系统和所述稻渔共生系统之间的高位池塘或高位稻田,其高度高于所述水产养殖系统或所述稻渔共生系统0.5~2m。
2.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种养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水循环系统管道或渠道布置,养殖水通过所述系统管道或渠道将水产养殖排水输送到稻田养殖模块,依据田块设计渠道走向;
S2:搭建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种养系统,并经上述水循环系统相互连通;
S3:在生态化学计量学指导下构建碳源、氮源和磷源封闭式内循环,根据排放的营养含量确定所述稻渔共生系统中投饵或施肥的含量,根据悬浮和沉积有机物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微生物含量确定所述水产养殖系统和所述稻渔共生系统各单元的水体循环效率,通过自身生态调节实现所述复合种养系统内营养循环耦合进行精准养殖;
S4:所述稻渔共生系统内布置若干个荧光灯,投放水生蜘蛛,并将黄鳝、泥鳅和莲藕混养,投放樟树皮-杨树叶-楝树果组合的天然植物原料控制所述水产养殖系统内病虫害,增加系统中微生态制剂EM菌、芽孢杆菌或酵母制剂,进行生物综合防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种养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大于500亩以上的稻田规划为20~30亩每一个单元,且每一个单元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种养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稻渔共生系统包括单养或混养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其中:
所述水生植物包括水稻、莲藕、水芹菜或茭白;
所述水生动物包括鱼、虾、稻蟹、稻鳖、稻鱼、稻鸭或稻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54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 下一篇: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