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无辐射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5936.7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0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徐进勇;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电极 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进样 固定电极架 电极 放电管 金属壳 无辐射 密封 介质阻挡放电 电磁辐射 电极距离 固定电极 载气管路 点火线 安全 安置 屏蔽 槽盖 罩住 连通 点火 对称 开通 | ||
一种安全无辐射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放电管(2)、移动电极架(主体是移动电极槽(3)和移动电极槽盖(4))、固定电极架(主体为固定电极槽(5))、进样架(6)、金属壳(1)五部分组成;所述放电管(2)是介质阻挡放电现象发生的场所;所述移动电极架用于密封安置电极(7);所述固定电极架用于密封安置电极(7)且连通进样架(6);所述进样架(6)开通有载气管路(17)和点火线孔(18);所述金属壳(1)分为对称的上下两部分,罩住其他四部分。本装置提高了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的安全性、使调整电极距离变得容易、增强了气流的稳定性、能够在低压情况下安全点火、可以屏蔽电磁辐射,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性高、无电磁辐射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功率低、能耗少、温度低、体积小,用途多样,已成为分析仪器领域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作为原子化器或裂解装置,裂解化合物(有机物、氢化物等)产生原子,与原子光谱仪器联用方面。
常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有平板型或圆筒型两类,由介质材料和两个电极组成,电极一般是铜箔、铝箔等导电材料,介质材料一般是石英、玻璃等绝缘材料,与常用的原子化器或裂解装置相比,材料廉价。
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功率小,但输出电压高达几百甚至上千伏,若使用不当,容易发生事故。尤其当电极距离过近、电压过高时,轻则烧毁装置,重则危害人身安全。
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分析仪器领域还处于研究阶段,需经常更换或改变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尤其是改变电极间距离和放电管内径来提高效率。
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与仪器联用时,往往需要稳定的气流,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电源功率低、电压较低时,很难产生等离子体,需要电子点火装置产生一束电子,在辅助点火。
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运行时,产生高频电磁波,干扰仪器信号的稳定性,需要屏蔽电磁辐射,才能与仪器更好的联用。
鉴于上述原因,发明一种使用安全、便于调节、气流稳定、低压点火、无电磁辐射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电极距离可调、气流稳定性高、低电压可点火、无电磁辐射的圆筒型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解决常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电极裸露不安全、电极距离调整不方便、进样气流不稳定、低压难以点火产生等离子体和易产生电磁辐射干扰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无辐射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放电管(2)、移动电极架(主体是移动电极槽(3)和移动电极槽盖(4))、固定电极架(主体为固定电极槽(5))、进样架(6)、金属壳(1)五部分组成;所述放电管(2)是介质阻挡放电现象发生的场所;所述移动电极架用于密封安置电极(7);所述固定电极架用于密封安置电极(7)且连通进样架(6);所述进样架(6)开通有载气管路(17)和点火线孔(18);所述金属壳(1)分为对称的上下两部分,罩住其他四部分。本发明除金属壳(1)、电极(7)、电源线(10)、接线螺丝(9)和点火电线(11)外,其余部分皆由介质材料组成。
所述放电管(2)内径1-20 mm、壁厚1-10 mm、外径3-40 mm、长度30-300 mm,由介质材料构成,例如石英、玻璃、陶瓷、塑料等;放电管(2)右端装配于进样架(6)上;放电管(2)左端用于接通仪器;放电管(2)的尺寸决定了其他部件的部分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5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环形电离室的等离子体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