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6185.0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包小华;廖志广;苏栋;庞小朝;陈湘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 渗流 后缘 稳定性机理 渗流失稳 试验系统 通用模型 下边 侧向 边坡稳定性 多孔玻璃板 复杂水环境 单独使用 防灾减灾 降雨装置 模拟降雨 模型装置 实际工程 稳定水位 注水空间 裂隙 耦合 承压水 供水箱 水环境 充水 失稳 水位 诱发 参考 研究 | ||
1.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装置、降雨装置和监测数据装置,所述模型装置包括有机玻璃结构和钢框架,所述有机玻璃结构安装在所述钢框架的四周及底面,与水箱连接的所述降雨装置固定在所述钢框架的顶端;边坡试验土样呈梯形压实放置在所述模型装置的一侧,所述模型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球阀;所述监测数据装置包括计算机和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对应设置在压实的试验土样层中并与所述计算机电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架包括四角处的主支撑柱、上横向支撑梁和依次连接主支撑柱底端的下横向支撑梁;以地面为参考,所述下横向支撑梁的高度为0.2m,位于所述主支撑柱宽度方向且与所述排水球阀同向的上横向支撑梁的高度为0.65m,其余所述上横向支撑梁均连接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柱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边坡试验土样侧面的钢框架的上下横向支撑梁之间等距的分布有两道竖向钢支撑;位于所述边坡试验土样后侧的钢框架的上下横向支撑梁之间等距的分布有两道横向钢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钢底板固定在所述下横向支撑梁上,且所述主支撑柱位于所述钢底板下方的部分兼做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装置通过降雨装置支架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柱的顶端,所述降雨装置支架的四根竖向方钢的底端均为U型支座,所述U型支座扣接在所述上横向支撑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通过水泵和供水管与所述降雨装置支架上的降雨装置连通,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和流量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装置由PVC管组装完成,管上打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1mm,孔间距为2.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架内且位于所述边坡试验土样后侧设置有供水箱,所述供水箱与所述边坡试验土样相邻的一侧为多孔玻璃板,所述供水箱内从上至下与所述多孔玻璃板垂直均布有若干有机玻璃支撑;所述供水箱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不同高度的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试验土样的底侧设置有注水空间,所述注水空间的顶面为透水板,所述注水空间的外侧面等间距安装有若干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通用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数据装置的传感器组包括均与所述计算机联结的基质吸力传感器、空隙水压传感器和体积含水量传感器;所述体积含水量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数据采集仪相连;所述监测数据装置还包括与计算机联结并用于监测的高像素数码相机及摄像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61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土壤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土壤酸碱的土壤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