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署和控制无线网络元件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6332.4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玲;李熙;金晟;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甜慕链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元件 无线网络元件 操作状态 数据传输 信息集合 准确控制 新操作 共享 部署 集合 成功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署和控制无线网络元件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元件与多个网络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元件共享表示第一网络元件的当前操作状态的信息;试图通过第一网络元件执行对第一网络元件的新操作状态的改变;第一网络元件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元件共享表示改变到新的操作状态的尝试是否成功的信息;保持表示由第一网络元件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元件中的每一个的相应当前操作状态的信息集合;从第一网络元件向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元件中选择第三网络元件,以基于代表所述第一网络元件的信息的集合,向第一网络元件提供特定数据或特定服务。本发明能够准确控制无线网络元件进行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部署和控制无线网络元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多种有线、无线网络通信协议已日趋成熟,基于标准网络接口的微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的普及和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标准的完善,为物联网大规模应用于工业控制奠定了基础。图1是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共享通信网络的大规模工业网络化控制系统,图中共享集中控制器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这使得各种先进控制算法应用于工程实际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它是被控系统建模、控制算法仿真、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状态监测及共享资源管理的一体化计算平台。当加入一个新的被控系统时,其传感器、执行器可利用标准接口方便地连入共享通信网络,只要在运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集中控制器上加入一个计算任务,该任务被定时调度,用来采样被控系统的输出信号、计算并且发送控制信号,就实现了该被控系统的网络化闭环控制,如此大大降低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成本与投资成本,并且提高了控制性能。由此,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共享通信网络的大规模工业网络化控制系统具有构建成本低、构建速度快、容易调试、连接灵活、即插即用易维护的优点,显著优于传统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代表了物联网环境下构建大规模工业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部署和控制无线网络元件的方法,包括多个这样的网络元件,每个网络元件具有多个操作状态的相应当前操作状态,该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元件与多个网络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元件共享表示第一网络元件的当前操作状态的信息;
试图通过第一网络元件执行对第一网络元件的新操作状态的改变;
第一网络元件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元件共享表示改变到新的操作状态的尝试是否成功的信息;
保持表示由第一网络元件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元件中的每一个的相应当前操作状态的信息集合;
从第一网络元件向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元件中选择第三网络元件,以基于代表所述第一网络元件的信息的集合,向第一网络元件提供特定数据或特定服务;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元件中的每一个以及特定数据或特定服务的相应当前操作状态;和将提供特定数据或特定服务的请求传送到所选择的第三网络元件。
所述的方法,表示所述第一网络元件的当前操作状态的信息包括识别所述第一网络元件处的至少一个操作问题的信息。
所述的方法,所述多个网络元件包括在相应的固定地理位置处的一个或多个固定接入点以及可以围绕由所述无线网络服务的地理区域移动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接入点。
所述的方法,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接入点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接入点与所述无线网络的其他网络元件无线地共享相应的当前地理位置。
所述的方法,执行对所述第一网络元件的新操作状态的改变的尝试由所述第一网络元件自主地发起;执行对所述第一网络元件的新操作状态的改变的尝试由所述第二网络元件发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甜慕链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甜慕链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6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