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道路过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7418.9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必管;严传俊;杨克浪;温李莉;吴锡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路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混凝土 透水路面 贴合 沥青混凝土路面 相变微胶囊 市政道路 路基层 砂石层 上层 沥青路面 透水性 掺和 缓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过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所述路面由路基层、砂石层、过水层、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及相变微胶囊组成,所述砂石层的底层与路基层贴合,其上层与过水层的底层贴合;所述过水层的上层与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贴合,所述相变微胶囊掺和在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的内部。优点是:本发明透水性较佳及能缓解沥青路面高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过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省市级道路上,其主要具有能让路面平整少尘、经久耐用的特点;现有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其透水性较差,这样使得道路在雨季经常产生严重内涝,影响公众出行安全和效率;另外,由于沥青材料对太阳能的吸收,在夏季的时候沥青路面表面温度会较高,这使得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受到严峻的考验,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交通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市政道路过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它具有透水性较佳及能缓解沥青路面高温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道路过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所述路面由路基层、砂石层、过水层、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及相变微胶囊组成,所述砂石层的底层与路基层贴合,其上层与过水层的底层贴合;所述过水层的上层与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贴合,所述相变微胶囊掺和在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的内部。
所述相变微胶囊为石蜡微胶囊。
所述过水层上的过水间隙小于相变微胶囊的外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的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砂石层及过水层,其均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这样在保证耐用的同时,其还能将雨水排入地下,防止内涝现象的发生,提高车辆出行的安全性及效率;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中的相变微胶囊能够进行固-液相变转化的吸热-放热过程,其可大幅降低路面温度,可以减轻夏季高温对路面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市政道路过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该路面由路基层10、砂石层11、过水层12、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13及相变微胶囊14组成,砂石层11一般由碎石或砂砾共同构成,其底层与路基层10贴合,其上层与过水层12的底层贴合。过水层12由天然粗砂或细骨料所构成,其上层与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13贴合,在雨水天气,路面上的雨水会经过过水层12流入到地下,这种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内涝现象的发生。相变微胶囊14掺和在沥青混凝土透水路面层13的内部,在一般情况下,相变微胶囊14为石蜡微胶囊,其外径要大于过水层12上的过水间隙,以免在雨水天气相变微胶囊被雨水排走;相变微胶囊在高温天气能够进行固-液相变转化的吸热-放热过程,其可大幅降低路面温度,可以减轻夏季高温对路面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路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路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74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