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曲挠弹性天然橡胶垫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9021.3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闻浩泉;金文俊;柴耀辉;叶会杰;鲁明;李泽权;谭小均;张先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K13/06;C08K9/10;C08K3/22;C08K3/26;C08K5/09;C08K3/04;C08K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天然橡胶 耐曲挠 橡胶垫 制备 结晶水化合物 改性白云石 天然橡胶垫 耐曲挠性 天然橡胶 促进剂 防老剂 硫化剂 软化剂 硬脂酸 重量份 硫磺 炭黑 | ||
本发明涉及橡胶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曲挠弹性天然橡胶垫及其制备方法。该橡胶垫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天然橡胶100~150份,炭黑60~80份,改性白云石20~30份,硬脂酸1~3份,软化剂2~5份,促进剂4~8份,防老剂3~6份,多结晶水化合物20~35份,硫化剂3~6份,硫磺1~3份。本发明天然橡胶垫具有较好的耐曲挠性和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曲挠弹性天然橡胶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中91%~94%是橡胶烃,其与为蛋白质、脂肪酸、灰分、糖类等非橡胶物质。天然橡胶是应用最广的通用橡胶。通常我们所说的橡胶是从巴西胶树上采集的天然乳胶,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很好,并且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由于天然橡胶具有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尤其是其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所以具有广泛用途。例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雨鞋、暖水袋、松紧带;医疗卫生行业所用的外科医生手套、输血管、避孕套;交通运输使用的各种轮胎;工业上使用的传送带、运输带、耐酸和耐碱手套;农业上使用的排灌胶管、氨水袋等。目前使用天然橡胶制备而成的胶管的橡胶垫耐曲挠性能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天然橡胶耐曲挠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耐曲挠性好的弹性天然橡胶垫。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曲挠弹性天然橡胶垫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曲挠弹性天然橡胶垫,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
天然橡胶100~150份,炭黑60~80份,改性白云石20~30份,硬脂酸1~3份,软化剂2~5份,促进剂4~8份,防老剂3~6份,多结晶水化合物20~35份,硫化剂3~6份,硫磺1~3份。
天然橡胶具有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炭黑作为橡胶的补强剂,能够对天然橡胶起到增强的作用;改性白云石和炭黑作为橡胶垫的填料,降低原料成本;硬脂酸能够对天然橡胶起到软化和增塑的效果,使天然橡胶便于加工成型;促进剂能够促进天然橡胶的硫化作用,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防老化剂能够延缓橡胶的降解作用,延长天然橡胶垫的使用寿命;多结晶水化合物能够对天然橡胶起到增强的作用,大大提高天然橡胶的耐曲挠性。
作为优选,所述促进剂为促进剂DM和促进剂NOBS的混合物,促进剂DM与促进剂NOBS的质量比为1:2~3。
作为优选,所述结晶水化合物为MgSO4·7H2O、CuSO4·5H2O、CaSO4·2H2O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白云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假勃姆石置于马弗炉中,在1200~1300℃下焙烧5~10h,得到活性氧化铝前驱体,然后将活性氧化铝前驱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活性氧化铝前驱体占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0~15%,然后升温至50~60℃,加入乙酸,乙酸占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比为0.5~1%搅拌2~5h,再加入硝酸钡和白云石,搅拌10~20min,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得到改性的白云石。
本发明对填料白云石进行改性处理,在白云石表面包覆一层氧化铝,氧化铝与白云石具有好的结合力,能够均匀覆盖在白云石表面,氧化铝和白云石结合具有较好吸收热量的作用,能够大大增加本发明天然橡胶的耐高温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硝酸钡、活性氧化铝前驱体、白云石三者的质量比为1:8~15:5~10。
一种耐曲挠弹性天然橡胶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9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