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织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9252.4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8 | 分类号: | A61L27/58;A61L27/54;A61L27/50;A61L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修复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组织修复支架包括:纤维束,纤维束包括一根或两根以上的纤维丝,至少一根纤维丝的表面和/或内部具有功能性粉体;纤维丝的材料还包括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本发明的组织修复支架的功能性粉体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在生物体内析出,有针对性的刺激缺损局部、促进组织再生;进一步地,组织修复支架具有合适的压缩模量,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小。本发明的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可根据缺损部位的需要相应地调整组织修复支架的单根纤维丝的平均直径,组织修复支架的孔径和孔隙率等,从而有利于满足不同缺损部位对组织修复支架力学性能的要求,并且在打印过程中保留了组织修复支架中各成分的生物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植入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病症。在临床手术中,通常采用骨修复材料对缺损部位进行填充,促进自体骨组织的再生,进而达到骨修复的目的。但是目前的骨修复材料存在生物相容性不优越,骨细胞诱导性能不足,临床中实际骨缺损形状不一致等问题,无法很好的实现骨修复。
现有技术中也会通过骨移植来达到骨修复的目的,骨移植虽然能够填充骨腔、加速骨缺损愈合,自体骨移植作为骨填充技术的“金标准”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但存在损伤取骨部位、供区损伤、植骨量不足、不能制备成特殊形状等缺点,例如当骨缺损形状特殊,往往需要将取出的骨进行切削塑形,造成取出骨的浪费。
现阶段,由创伤、疾病或是长期的关节活动多承受的外界负荷等所造成的关节软骨退化或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关节软骨内部由于自身无血供、无神经、无免疫反应,几乎无自愈能力,一旦遭遇疾病或损伤,会逐步恶化,最终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并患关节疾病,大大影响生活质量,关节软骨损伤晚期者甚至需要置换人工关节。
软骨修复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与功能化修复有很大距离。软骨修复技术目的在于减少疼痛并尽量修复组织的原本功能,使得其不仅在形态上类似天然透明组织,同时要在长期的修复效果中保持其组成与力学性能也接近天然组织。
目前采取传统技术来治疗,修复的组织往往不具有长久的类天然软骨组织的生物学性能,一段时间内便会出现关节退化。传统治疗技术只能短期内满足病患需要,但它们不仅费用昂贵,且会出现炎症和排异反应等,长期治疗效果仍备受争议。对于缺损超过3cm3大小的,可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来进行修复,缺损处可被新鲜健康的自体组织填充,有利于组织修复,但该方法往往供体不足,界面结合不牢产生排异反应。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组织修复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针对硬组织修复而言,例如:生物相容性不优越、骨细胞诱导性能不足、支架与缺损外形不匹配等;针对软骨修复而言,例如:支架外形不能满足缺损要求、支架力学性能与自体软骨不匹配,不能尽快恢复活动能力,长期使用不能形成类似透明软骨类组织;容易出现纤维化的技术问题;不具有长久的类天然软骨组织的生物学性能,一段时间内便会出现关节退化;供体不足;界面结合不牢产生排异反应等。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组织修复支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硬组织细胞诱导性能优异。在对软骨修复时,不仅有利于组织修复,也不会产生排异反应,不会出现纤维化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修复支架,包括:
纤维束,所述纤维束包括一根或两根以上的纤维丝,至少一根所述纤维丝的表面和/或内部具有功能性粉体,优选地,所述功能性粉体的粒度为1nm~500μm;
所述纤维丝的材料还包括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9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