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网对轨道短路故障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9834.2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叶涛;谢悦海;李竟熊;马如海;陈灿森;徐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网 故障位置 故障参数 轨道 装置及电子设备 短路故障位置 等效电路 构建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故障算法 技术要求 性能要求 直接获取 自动实现 作业成本 对设备 计算量 预设 | ||
1.一种接触网对轨道短路故障位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接触网对轨道的故障参数;
根据所述故障参数、预先构建的与所述接触网及所述轨道对应的等效电路、预设故障算法,确定所述接触网对所述轨道的故障位置,其中,所述等效电路包括:
第一供电电源、第二供电电源、第一阻抗、第二阻抗、第三阻抗、第四阻抗、第五阻抗及过渡电阻;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阻抗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五阻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阻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阻抗的第一端及所述过渡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阻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五阻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阻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阻抗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渡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四阻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阻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第一端作为节点a,故障点作为节点c,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第一端作为节点b;
所述根据所述故障参数、预先构建的与所述接触网及所述轨道对应的等效电路、预设故障算法,确定所述接触网对所述轨道的故障位置,包括:
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故障点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距离,所述第一公式为:
其中,Dmf为故障点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距离;
u±m为所述接触网对所述轨道中靠近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一端的电压值;
u±n为所述接触网对所述轨道中靠近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一端的电压值;
iab为所述节点a到所述节点b的电流值;
iac为所述节点a到所述节点c的电流值;
iba为所述节点b到所述节点a的电流值;
ibc为所述节点b到所述节点c的电流值;
Rc为所述接触网的等效线路的电阻值;
Rr为所述轨道的等效线路的电阻值;
Lc为所述接触网的等效线路的电感值;
Lr为所述轨道的等效线路的电感值;
D为所述轨道的长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等效电路,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确定所述第一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第一端作为节点a,故障点作为节点c,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第一端作为节点b;
所述根据所述故障参数、预先构建的与所述接触网及所述轨道对应的等效电路、预设故障算法,确定所述接触网对所述轨道的故障位置,包括:
根据第二公式计算故障点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距离,所述第二公式为:
其中,Dnf为故障点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距离;
u±m为所述接触网对所述轨道中靠近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一端的电压值;
u±n为所述接触网对所述轨道中靠近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一端的电压值;
iab为所述节点a到所述节点b的电流值;
iac为所述节点a到所述节点c的电流值;
iba为所述节点b到所述节点a的电流值;
ibc为所述节点b到所述节点c的电流值;
Rc为所述接触网的等效线路的电阻值;
Rr为所述轨道的等效线路的电阻值;
Lc为所述接触网的等效线路的电感值;
Lr为所述轨道的等效线路的电感值;
D为所述轨道的长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接触网对轨道的故障参数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与所述接触网及所述轨道对应的等效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98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