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圈及其绕线方法及具有该音圈的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0970.3 | 申请日: | 201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建;苏敏;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方法 具有 扬声器 | ||
一种音圈及其绕线方法及具有该音圈的扬声器。所述音圈包括音圈输入端、音圈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的音圈绕线,所述音圈绕线自所述音圈的内侧向外侧绕设形成N层结构,所述N为大于1的奇数,每层结构均绕设形成多圈结构,在至少一组相邻两层结构之间还设置有绕线切换部,所述绕线切换部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绕线切换部的一端与该相邻两层结构中内侧的绕线结束端连接,另一端与该相邻两层结构中外侧的绕线起始端连接,以使得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位于所述音圈的同一侧。本发明的音圈可以应用到SLS系类产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圈、一种音圈的绕线方法以及一种具有该音圈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扬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所述音圈包括音圈输入端、音圈输出端以及音圈绕线,该音圈绕线自所述音圈的内侧朝向外侧排列形成多层结构。
但是,在相关技术中,当音圈绕线是三层结构时,则无法保证音圈输入端和音圈输出端位于音圈的同一侧,从而导致该扬声器无法应用到SLS系列产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音圈、一种音圈的绕线方法以及一种扬声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圈,所述音圈包括音圈输入端、音圈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的音圈绕线,所述音圈绕线自所述音圈的内侧向外侧绕设形成N层结构,所述N为大于1的奇数,每层结构均绕设形成多圈结构,在至少一组相邻两层结构之间还设置有绕线切换部,所述绕线切换部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绕线切换部的一端与该相邻两层结构中内侧的绕线结束端连接,另一端与该相邻两层结构中外侧的绕线起始端连接,以使得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位于所述音圈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N等于3,所述绕线切换部的一端与第一层结构的绕线结束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层结构的绕线起始端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所述音圈包括前文记载的所述的音圈。
可选地,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下夹板上的主磁钢、极芯以及与所述主磁钢相对设置的边磁钢,所述主磁钢与所述边磁钢之间具有磁间隙,所述音圈插置在所述磁间隙中。
可选地,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音圈两端的上音膜和下音膜以及夹设在所述音圈与所述下音膜之间的柔性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均位于所述音圈朝向所述下夹板的一端。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音圈的绕线方法,所述音圈包括音圈输入端、音圈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的音圈绕线,所述绕线方法包括:
从所述音圈的内侧向外侧依次绕设形成N层结构,所述N为大于1的奇数,每层结构均绕设形成多圈结构;并且,在至少一组相邻两层结构中:
位于内侧的一层结构从所述音圈的底部向所述音圈的顶部绕设形成多圈结构,并在该层结构绕设结束时,直接将音圈绕线拉到音圈的底部;
位于外侧的一层结构从所述音圈的底部向所述音圈的顶部绕设形成多圈结构,以使得所述音圈输入端和所述音圈输出端位于所述音圈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0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