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微循环理疗功能的智能睡眠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81153.X 申请日: 2018-08-04
公开(公告)号: CN109008506A 公开(公告)日: 2018-12-18
发明(设计)人: 钟麒;曾科学;李子晨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生物钟健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47G9/10 分类号: A47G9/10;D01D5/24;D03D15/00;A61H23/02;A61N1/44;A61N5/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理疗 枕体 微循环 用户头部 远红外 智能检测控制 微循环功能 体征信息 抗菌 睡眠 面料 芯片 信息传输模块 中央处理模块 负离子放射 红外线理疗 智能 按摩突起 分层结构 个人头部 记忆海绵 皮肤状态 头部穴位 吸湿排汗 信息交换 震动按摩 智能手机 负离子 托玛琳 镶嵌 分析 采集 监控 恢复 健康
【说明书】:

具有微循环理疗功能的智能睡眠枕,包括由抗菌远红外促进微循环功能面料制成的枕体,枕体为分层结构,内部为记忆海绵;枕体表面上镶嵌有若干个对应头部穴位的按摩突起,枕体的上部设置有智能检测控制芯片;枕体的表面还涂有一层托玛琳。抗菌远红外促进微循环功能面料吸湿排汗,有远红外和负离子放射功能,能够改善皮肤状态,提高头部微循环。智能检测控制芯片通过中央处理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与智能手机进行信息交换;对用户头部的体征信息进行监控,并将采集的体征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与用户个人头部情况比较。通过震动按摩模块、红外线理疗模块和负离子理疗模块对对用户头部进行适当的理疗恢复,有助于用户头部健康。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家居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微循环理疗功能的智能睡眠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已经从最开始的追求保暖向注重舒适、美观、有益健康等方向发展,功能纺织品也应运而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抗菌纺织品的研究,到了现代,1996年日本在全国范围由0-157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急性病和2003年初我国由于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不得不说它们都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人们从中也得到了启发:因为对自然界的微生物来说,人类的皮肤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供给者,人们皮肤上的一些常驻菌起着保护皮肤免受致病菌危害的作用,一旦微生物中的菌群失调,少量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并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生殖道粘膜对人体造成危害。抗菌纺织品作为一个可能的阻止和切断疾病传染源的产品,将在人们疾病防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抗菌方面,目前抗菌纺织品的开发主要用的方法是直接抗菌纤维和对抗菌织物进行整理加工。对织物进行抗菌后整理是把抗菌剂通过树脂或者通过吸附作用固定在织物的纤维表面上,抗菌作用大多数是由于抗菌剂从纤维表面溶出形成,有些抗菌剂能够通过化学作用与纤维表面的官能团相结合,但其抗菌性也只存在于纤维的表层,当表层纤维脱落后其脱落后其抗菌性不能补充,所以其抗菌的持久性比较差。在远红外方面,现有的竹炭纤维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基于以上,有必要寻找新的制备功能面料的方法。

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家对睡眠质量越来越重视,因此对枕头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已出现一些能起保健作用的枕头,但普遍存在功能较单一,智能控制欠缺等缺点,仍然无法满足人体生理特征要求和更理想的保健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微循环理疗功能的智能睡眠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微循环理疗功能的智能睡眠枕,包括由抗菌远红外促进微循环功能面料制成的枕体,所述枕体为分层结构,内部为记忆海绵;所述枕体呈一侧向中间内凹的扁平状,枕体的上部呈两侧凸起、中间内凹的马鞍型,表面上镶嵌有若干个对应头部穴位的按摩突起,枕体的上部设置有智能检测控制芯片;枕体的表面还涂有一层托玛琳。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抗菌远红外促进微循环功能面料选用荞麦壳炭代替竹炭,检测证明,荞麦壳炭具有较高的远红外发射率,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采用竹浆纤维做载体,竹浆纤维的横截面布满椭圆形的孔隙,可以更好的容纳荞麦壳炭,也可以瞬间吸收并蒸发水分,且竹浆纤维很难发生霉变,不易滋生细菌,用其制成的织物,手感滑而细腻,丰富而挺阔;用其制成的服装比一般纤维细软,没有束缚感,轻松舒适,为织物增加了良好的服用性,保障面料的吸附、除臭、吸湿排汗、蓄热保暖、抑菌防霉和良好的远红外与负离子发射、抗紫外线等功能。

(2)墨角藻含钙量较高,本发明选用墨角藻制备海藻炭,在制备海藻炭过程中,小空隙不易于向大孔隙漂移,对温度敏感性差,且本发明在海藻炭制备过程中,伴有碳酸钙,在高温情况下,会有少量二氧化碳分解出,分解出的二氧化碳会阻止海藻炭空隙网过渡氧化而加大,从而得到的海藻炭空隙率较大,增加海藻炭比表面积,提高碘吸附值及远红外发射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生物钟健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生物钟健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11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