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1631.7 | 申请日: | 201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市青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尘 散热 功能 计算机 外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外壳,包括壳体、硬件槽和底座,所述硬件槽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底座连接于壳体下端,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一端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两侧均设置有透风口且透风口等间距设置有多组,所述硬件槽两侧均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侧设置有散热扇,所述复位弹簧另一侧设置有蓄电池。该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外壳在壳体内部设置吸尘器,进行内部的吸尘操作,并且经透风口扩大对风力的扩散范围,同时在壳体上端经转轴活动连接盖板,可将壳体进行打开,便于对其内部硬件进行检修维护,此外在硬件槽上端设置散热扇,对计算机壳体内部进行即时散热,使用稳定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外壳。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的应用在我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现有的计算机外壳通常结构较为简单,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其不便于进行开启,内部通常容易积攒灰尘且不便于清理,长时间堆积后影响使用稳定性,并且现有的计算机外壳散热效果也有待提升,热量的堆积会影响内部硬件使用寿命,此外对硬件工作运行的观察效果及防护效果同样有待进一步加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外壳,以解决现有的计算机外壳结构较为简单,其不便于进行开启,内部容易积攒灰尘且不便于清理,并且散热效果也有待提升,热量的堆积会影响内部硬件使用寿命,此外对硬件工作运行的观察效果及防护效果同样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外壳,包括壳体、硬件槽和底座,所述硬件槽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底座连接于壳体下端,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一端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两侧均设置有透风口且透风口等间距设置有多组,所述硬件槽两侧均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侧设置有散热扇,所述复位弹簧另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散热扇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上端连接有转轴,所述壳体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端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脚。
优选的,所述吸尘器一侧连接有集尘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透气窗。
优选的,所述壳体两侧均设置有灯条,所述灯条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吸尘器,并且在导风管两侧等间距设置多组透风口,利用吸尘器经导风管进行壳体内部的吸尘操作,同时利用透风口扩大对风力的扩散范围,对计算机壳体内部的除尘效果更佳,同时在吸尘器一侧连接集尘槽,对壳体内部灰尘进行统一回收存放,便于集中处理。
2、本发明通过在壳体上端经转轴活动连接盖板,可将壳体经转轴对盖板进行打开,在必要时便于对壳体内部硬件进行检修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在硬件槽上端设置散热扇,对计算机壳体内部进行即时散热,并由透气窗进行排散,使用稳定性提升。
3、本发明通过在硬件槽两侧均连接复位弹簧,能够对硬件槽进行支撑限位,从而对硬件的防护性能增强,防止意外振动损坏,并且在壳体表面两侧均设置灯条,使用时利用蓄电池进行电能供应,加强该计算机在夜间使用时的辨识度以及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市青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市青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1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