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硝酸盐流向的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2300.5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达秸秆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硝酸盐 肥料施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次生盐渍化 保护地土壤 肥料利用率 碱性土壤 科学管理 设施农业 酸性土壤 中性土壤 均衡 恶化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硝酸盐流向的定位方法。该土壤硝酸盐流向的定位方法,包括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碱性土壤。该土壤硝酸盐流向的定位方法根据保护地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程度,适宜的推荐保护地土壤科学管理技术、均衡肥料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在保证设施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前提下,减轻或防止肥料施用造成的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而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硝酸盐流向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硝酸盐流向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蔬菜作物具有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复种茬口多、需肥量较高等特点。实际生产中,往往借助于大量增施化肥来获得高产。蔬菜生产中养分高投入、高积累、高浪费、高污染己经成为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各地不一,但化肥和有机肥投入水平均远远髙于当地大田作物施肥水平。根据对规模化蔬菜集散地山东寿光地区的调查,其保护地氮素养分的投入量早已严重超过实际需求量。大棚黄瓜平均化肥施用氮量达到1782kg/hm2,是推荐用肥量的2-6倍。芹菜越冬栽培一般施用腐熟有机肥75000kg/hm2、尿素1500-2250kg/hm2、过磷酸钙1500kg/hm2、复合肥750-1500kg/hm2,超过芹菜理论需肥量的50%-70%。
试验证明,酰胺态和铵态氮肥在通气性良好的旱地土壤上施用转化为NO3--N速度很快,整个作物生育期主要以NO3--N的形式累积于土壤不同层次,在雨季降水强度较大或者人为大量灌溉时,NO3--N随水向土壤下层移动。在旱季土壤温度高、通气性好的条件下,土壤水分大量挥发,携带底层土壤的NO3--N向上移动,导致保护地土壤NO3--N在表层积聚。对不同茬口保护地和大田土壤的比较试验发现,菜地0-200cm土壤剖面各层次的硝态氮含量均多于大田的含量,种植2年保护地土壤NO3--N的积累量即可达到1410 kg/hm2,种植5年温室土壤积累量可达到1520 kg/hm2,而普通大田约为245 kg/hm2。各种形态的含氮肥料施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参与下,通过硝化作用在3-5天时间内即基本转化为硝态氮,硝酸盐在土壤中不断积累,成为蔬菜产品硝酸盐超标和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硝酸盐流向的定位方法,根据保护地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程度,适宜的推荐保护地土壤科学管理技术、均衡肥料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在保证设施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前提下,减轻或防止肥料施用造成的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而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壤硝酸盐流向的定位方法,包括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碱性土壤。
S1、选择已使用3-5年的代表性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碱性土壤各10块,实地调查、多点采样带回实验室分析测定。
S2、土壤采样深度分别为0cm-2.5cm、2.5cm-5cm、5cm-10cm、10cm-20cm和20cm-40cm。
S3、采用电导法和烘干残渣法测定土壤全盐含量,测定水溶性盐八大离子含量和硝酸根离子含量。
S4、分析不同利用方式下保护地土壤硝酸根积累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贡献(离子份数占比:质量占比、电荷占比)。
S5、确定土壤中硝酸盐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所用材料,方法和仪器,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方法和仪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
一种土壤硝酸盐流向的定位方法,包括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碱性土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达秸秆利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达秸秆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2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