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磺酸钙聚脲混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2354.1 | 申请日: | 201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5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港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69/06;C10N30/06;C10N5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施王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磺酸钙聚脲 混合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磺酸钙聚脲混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占润滑脂重量50~70%的矿物基础油、润滑脂重量5~10%的脲基稠化剂和占润滑脂重量20~40%的复合磺酸钙,还包含占润滑脂重量5~15%的聚异丁烯增粘剂。本发明产品保持了脲基润滑脂滴点高、易泵送、抗氧抗腐蚀等基本特性,融合了复合磺酸钙基润滑剂抗水性好、极压耐磨性强的优点,克服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灰分多易结焦堵管的弊端,关键重点是解决了常用脲基润滑脂剪切性欠缺、与水直接接触易乳化流失问题,能有效提高对机械设备的保护,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磺酸钙聚脲混合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润滑脂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日趋提高,就对生活资料提出更为安全、环保、舒适、美观等个性化要求。生活资料的加工离不开高精度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长时间良好运转需要润滑油脂来保护。常用脲基润滑脂作为优质润滑材料长期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常用脲基润滑脂剪切欠缺、与水直接接触易乳化流失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弊端较为明显。本发明的复合磺酸钙聚脲混合润滑脂就是解决常用脲基润滑脂存在的特殊问题。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及企业技术中心也相继对脲基润滑脂、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复合磺酸钙-环烷酸钙聚脲润滑脂开展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研究,如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CN 1087025 C公开了一种高滴点二脲润滑脂的制备方法;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申报了一种磺酸钙-环烷酸钙聚脲润滑脂及制备方法的专利;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申报了一种高碱值石油磺酸钙基四聚脲润滑脂及制备方法的专利;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121004197申请了一种复合钙基六聚脲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虽然都是聚脲润滑脂发明专利及其制备方法,但上述专利未见述及在脲基脂反应过程直接添加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成分的生产配方与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磺酸钙聚脲混合润滑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复合磺酸钙聚脲混合润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解决常用脲基脂剪切欠缺、与水直接接触易乳化流失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磺酸钙聚脲混合润滑脂,其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占润滑脂重量50~70%的矿物基础油、润滑脂重量5~10%的脲基稠化剂和占润滑脂重量20~40%的复合磺酸钙,还包含占润滑脂重量5~15%的聚异丁烯增粘剂。
进一步优化配比可以是如:矿物基础油、脲基稠化剂、复合磺酸钙、聚异丁烯按重量百分比分别是61%、6%、25%、8%。
矿物油基础油由BS系列组成。脲基稠化剂由胺和异氰酸酯反应而成。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由0号、1号、2号、3号稠度筛选而成。聚异丁烯有分子量9500(简称PB950)、13000(简称PB1300)、24000(简称PB2400)系列筛选而成。水(占润滑脂重量的3%,不计入配方)仅作助溶剂使用,高温加热后全部挥发除去。
作为组分的矿物基础油为高压加氢系列光亮油(即150BS、175BS、250BS等)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BS系列基础油其技术指标为:40℃运动粘度400~800mm2/s,粘度指数不低于90,闪点不低于250℃。BS基础油占总复合磺酸钙聚脲混合润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0~70%。
作为组分的脲基稠化剂为有机胺(十八胺、环己胺、苯胺、对甲苯胺等)的一种、二种或三种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有机胺可优选为十八胺和环己胺的混合物。十八胺、环己胺、甲苯二异氰酸酯相互的优化摩尔比为(0.5~1.5)∶(0.5~2)∶(0.5~2),进一步优化比可为如1∶1∶1。脲基稠化剂占的重量百分比为5~10%。
作为组分的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为0号、1号、2号、3号稠度筛选而成。本发明组分优选为总重量20~35%的2号、3号稠度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进一步优化比占总重量的2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港润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港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2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盾尾密封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微乳型铝合金加工工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