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固定的无菌抗返流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2798.5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9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庄海月;卞秋桂;尚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固定 无菌 抗返流 留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固定的无菌抗反流留置针,其主要部件包括弹性带、主通道、留置软管、穿刺钢针、位于主通道两侧的固定组件、封堵芯和封堵芯导管,所述封堵芯位于弹性带的内部,能够随弹性带的拉伸和自然回缩自由进出留置软管而使得留置软管处于被封堵或开放状态,所述封堵芯导管位于主通道内部,用于引导封堵芯。本发明的无菌抗反流留置针能够在无菌密封状态下封堵整个留置软管,彻底杜绝回血和凝血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固定的无菌抗返流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临床应用中的一种常见输液装置。其通过单次穿刺,并在随后的治疗时间内多次重复使用进行输液的方式,减轻了病患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穿刺事故的发生概率。
由于其长期留置在病患身体上,且其柔性针管部分与病患的血液直接接触。因此,留置针的柔性针管通常使用特氟龙等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作。有学者研究表明,在保持穿刺部分相对无菌和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可达7天以上。临床观察记录中最长的留置时间为27天。但事实上,在输液间歇期间,极容易出现血液回流及由回流血液的凝血而造成的堵管现象,从而使留置针丧失留置的意义。
此外,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还广泛存在无法长时间固定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病痛较难忍受,病人大量出汗或需要持续运动的过程中。最典型的例如产科病房中,在分娩同时使用留置针输催产素的辅助分娩过程是目前非常普遍的操作方式之一。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忍受剧烈疼痛,伴随有大量出汗,并且需要持续用力。这种情况下,常规的贴膜固定方式往往只能维持一两个小时,导致医护人员需要频繁的进行重新固定,甚至是更换留置针。
现有技术中的留置针主要分为A型(开放型)和Y型(封闭型)两种。其中A型留置针在输液间歇时常采用封管液进行封管,其操作方式是将封管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肝素帽内,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防止退针时对血液造成抽吸作用而回血,推注完封管液后再使用夹子夹住留置针延长管。但边注射边退针的操作方式过于复杂,且极易出现失误而造成回血。
针对Y型留置针的止回和封管研究较多,例如在连接管上设置止流夹或限流器的方式防止回血,但该方法与A型留置针的封管方法类似,均无法解决注射封管液过于复杂的问题。
陈达锦等设计了一种带止流开关的留置针(CN105935460A),通过直流开关的螺旋推进(关闭状态)压迫留置软针上游的囊管8,切断留置软管与外部之间的液体通路实现止流。该方案的止流开关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止流夹,但其止流点相较于常规止流夹更加靠前,血液无法返流进入留置针针体内。但该方案需要依靠对囊管的压迫来止流,针体外部的螺旋开关需要留出在固定贴膜外部,以便于旋拧,且留置针尺寸更大,导致了更加复杂的固定问题,并且,该方案仍然没有考虑血液回流进入留置软管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易固定的无菌抗返流留置针。其易于贴合留置位置固定,同时能够防止血液返流进入留置软管,从而彻底杜绝凝血、血栓的形成。
本发明中使用了“前端”,“末端”,“尾端”,“下游”等限定。其中,以输液时,药液流动的方向为前端和下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27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组装体
- 下一篇: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