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风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2917.7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2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真二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40/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刘东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金融产品 风控 链系统 应用层 客户信息处理 数据安全性能 产品推荐 等级查询 风险控制 加密算法 客户信息 客户信用 重新确定 资格审核 智能 传统的 录入 匹配 查询 共享 信用 管理 客户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风控方法,涉及金融产品风险控制,包括区块链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应用层和合约共识层,所述应用层包括客户信息录入与查询、资格审核、信用评分、产品推荐、贷售后管理、客户等级查询;所述合约共识层包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所述智能合约包括以下风控策略:S1,客户信息处理;S2,客户信用评分;S3,匹配金融产品;S4,贷售后管理;S5,重新确定评分。所述区块链系统采用以太坊实现方式。本发明通过区块链中联盟链的形式,使金融产品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共享风控的优势;采用以太坊技术,可通过Go‑Ethereum设置,与传统的加密算法相比,具有更优的数据安全性能;具有可靠性强、处理便捷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产品风险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风控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所谓共识机制,是通过特殊节点的投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交易的验证和确认;对一笔交易,如果利益不相干的若干个节点能够达成共识,我们就可以认为全网对此也能够达成共识。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对于金融产品而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P2P互联网公司、众筹金融公司、电商小贷平台、供应链平台等,都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表现形式。但是,由于这些公司成立时间短,项目风险控制的能力不成熟,因此需要更为简便、可靠的金融产品风控平台来帮助这些公司建立风控体系和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风控方法,解决了当前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风控策略粗放、风控方法不可靠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风控方法,包括区块链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应用层和合约共识层,所述应用层包括客户信息录入与查询、资格审核、信用评分、产品推荐、贷售后管理、客户等级查询;所述合约共识层包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所述智能合约包括以下风控策略:
S1,客户信息处理,查找目标客户信息,若未查询到客户基础信息,则形成新区块并录入,并拼接至联盟链中;
S2,客户信用评分,通过已有区块获取客户过往资格审核、信用评分情况,并通过私钥访问联盟链信息,通过共识机制获取征信记录,结合新录入的客户信息以及联盟链存在的直系亲属征信记录,叠加计算客户的信用评分结果;
S3,匹配金融产品,通过信用评分结果,结合共识机制和历史金融产品交易情况,匹配推荐的金融产品;
S4,贷售后管理,确定催收节点,按日批量跟进节点,防止恶意欠款情况,并提供评分分数的加分/减分修改建议;
S5,重新确定评分,依据贷售后管理,将客户违约或信用良好的情况生成新区块进入联盟链,记录本次分数变化情况以及最新评分。所述联盟链联合多家金融机构,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联合征信的联盟链,采用公钥查询时,仅能查询到客户的信用评分、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可通过共识机制设置,避免隐私过度外泄情形;同时通过联盟链的形式,使金融产品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共享风控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真二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真二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2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