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断开施工缝处大跨度悬挑体系支撑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2933.6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7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耿为为;张天文;周叙伦;邹运;李跃杰;孔令斌;王宪平;张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1/34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柱 二次结构 施工缝处 大跨度 墙体 悬挑 断开 施工 施工成本低 一体成型的 钢筋配置 框架梁板 模板支设 上层框架 再次利用 承载力 拆除 隔离层 墙拉筋 施工缝 验收 支撑 过梁 可用 梁板 砌筑 相向 腰梁 植筋 浇筑 分区 钢筋 核算 铺设 | ||
一种全断开施工缝处大跨度悬挑体系支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沿着施工缝设置临时构造柱和与其一体成型的框架梁板;临时构造柱配筋按正式构造柱及过梁或墙体腰梁钢筋配置并通过承载力核算,三者取大值;②在临时构造柱底部铺设一层隔离层;③进行临时构造柱钢筋的验收、进行模板支设和模板验收并且与上层框架梁板一起浇筑;④与相向分区的施工连接,达到设计强度后对临时构造柱进行拆除,可用于二次结构墙体利用的构造柱将不拆除,正式砌筑时进行墙拉筋植筋即可。本发明施工成本低且可进行二次结构的再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是一种全断开施工缝处大跨度悬挑体系支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对于传统的大体量项目,一般都是分区分块进行施工,各分区再形成各自的流水段。采用这种使用方式一是设计本身的原因,主要从结构沉降的角度的考虑,二是施工单位自身原因,也是为了减少周转料具的投入方面考虑,节省成本。有时也是施工场地本身的原因,施工场地狭小,无法大面积开展施工。
但是,通过这种施工方法会产生传统的施工缝的总结后发现,传统施工缝分为全断开和部分断开,全断开是指施工缝处钢筋、模板、混凝土都断开,部分断开是指混凝土断开,钢筋断或不断,模板不断开。目前对于全断开类型施工缝主要采用钢管脚手架或钢柱进行支撑,施工成本高且无法进行二次结构的再次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且可进行二次结构的再次利用的全断开施工缝处大跨度悬挑体系支撑的施工方法。
如上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断开施工缝处大跨度悬挑体系支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沿着施工缝设置临时构造柱和与其一体成型的框架梁板;临时构造柱配筋按正式构造柱及过梁或墙体腰梁钢筋配置并通过承载力核算,三者取大值;
②在临时构造柱底部铺设一层隔离层;
③进行临时构造柱钢筋的验收、进行模板支设和模板验收并且与上层框架梁板一起浇筑;
④与相向分区的施工连接,达到设计强度后对临时构造柱进行拆除,可用于二次结构墙体利用的构造柱将不拆除,正式砌筑时进行墙拉筋植筋即可。
所述隔离层采用一层油毡或丙纶布。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发明改变了传统采用钢管脚手架或钢柱支撑,节约了施工成本。2、本发明根据二次结构墙体厚度、过梁及腰梁的尺寸,进行临时构造柱截面尺寸及配筋的设计且进行临时构造柱承载力的核算,且在临时构造柱的布置方面,兼顾二次结构墙体的位置,这两方面均保证了二次结构的再次利用。3、对于拆除的构造柱,使用无齿锯进行切割,作为后期墙体腰梁及过梁使用。即可二次利用,又可节约施工成本。经测算只此一项就可节约成本120万元。
附图说明
图1是临时构造柱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临时构造柱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中:1-临时构造柱;2-框架梁;3-框架柱;4-剪力墙;5-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全断开施工缝处大跨度悬挑体系支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沿着施工缝设置临时构造柱和与其一体成型的框架梁板;临时构造柱配筋按正式构造柱及过梁或墙体腰梁钢筋配置并通过承载力核算,三者取大值;
②在临时构造柱底部铺设一层隔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2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