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护坡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3081.2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真真;夏兆平;杨雪雯;薛铭乾;汪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焕;李海建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护坡 坡体 滑梯 平衡和协调 使用性能 运动技巧 人行道 施工 体能 环境保护 锻炼 申请 开发 | ||
1.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6)、人行道及设置在所述坡体(6)上的滑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加固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固定设置在所述坡体(6)上,所述滑梯(2)的底端与所述混凝土加固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梯(2)的出口处的沙坑及设置在所述沙坑外沿的围墙(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沙坑与人行道的第一步梯(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梯(2)的滑道贴合所述坡体(6)的表面设置,且所述滑梯(2)的进口高于所述滑梯(2)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在所述坡道底端的亲水平台(11),所述亲水平台(11)的边沿设有景观台防护栏(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坡体(6)顶端的第一人行道(1)及设置在所述坡体(6)底端的第二人行道(7),所述坡体(6)上设有连接所述第一人行道(1)和所述第二人行道(7)的第二步梯(5),所述滑梯(2)的入口与所述第一人行道(1)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坡体(6)顶端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坡体护栏(4)及安装在所述坡体护栏(4)上的防护门(3),所述防护门(3)安装在所述滑梯(2)进口和/或所述第二步梯(5)进口,所述防护门(3)能够与坡体护栏(4)锁紧,所述坡体护栏(4)设置在所述坡体(6)的顶端,将所述坡体(6)与所述第一人行道(1)隔离。
9.一种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1:铺设坡体(6);
A2:在所述坡体(6)上设置滑梯(2);
A3:在所述坡体(6)的顶端设有坡体护栏(4),所述坡体护栏(4)上设有能够进入所述滑梯(2)位置的防护门(3);
A4:在所述滑梯(2)的出口处设有沙坑,所述沙坑的外沿设有围墙(8);
A3:在所述坡体(6)的底端设有亲水平台(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梯(2)的加工步骤包括:
A21:在所述坡体(6)上对放置所述滑梯(2)的位置进行测量放样;
A22:在测量位置进行土方开挖;
A23:将土方位置进行夯实;
A24:对夯实的土方进行垫层处理;
A25:在所述垫层位置设置模板,形成混凝土浇筑腔,且对所述模板加固;
A26:对所述模板形成的混凝土浇筑腔内添加混凝土浇筑,形成混凝土加固层;
A27:拆除所述模板;
A28:将所述滑梯(2)固定连接在所述混凝土加固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30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