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水下航行器的目标跟踪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3772.2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6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虎;张扬帆;李宇;尹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1/12 | 分类号: | G05D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王宇杨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水下 航行 目标 跟踪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水声探测的水下航行器目标跟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在tk时刻水下航行器根据水声探测获取目标当前位置;步骤2)以目标当前位置为输入,基于粒子滤波预测目标可能出现的位置,获取目标更新位置;步骤3)建立运动控制惯性坐标系和载体坐标系,由此得到水下航行器运动学的参数;步骤4)根据当前时刻水下航行器的姿态和位置以及目标更新位置,如果偏航角需要调整则对水下航行器的偏航角进行调整;步骤5)如果俯仰角需要调整则对水下航行器的俯仰角进行调整;步骤6)水下航行器基于偏航角和俯仰角确定的方向向目标前进,计算获取水下航行器在tk+1时刻的位置和姿态,并令k=k+1,转入步骤1);直至目标跟踪结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水下航行器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的目标跟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是一种海上力量倍增器,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军事、科研用途,在未来的海洋探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UUV搭载多种传感器,可以在复杂海况、恶劣环境下完成水下警戒、跟踪、勘探、中继通信等水下航行任务。随着技术的进步,UUV拥有更多的潜在应用领域,尤其是对人员要求严格的深海环境。
UUV在水下作业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探测手段是成像探测,包括光视觉成像和声纳探测成像。在声纳探测成像方面,一种方法是基于侧扫声纳的海底成像方法,利用运动信息和声纳探测模型实现UUV定位。在光视觉成像方面,一种方法是通过分割线性成像、GVF-SNAKE模型、PSO-BP算法实现目标识别。但是基于成像的探测方法,存在时效性差、能耗高的缺点,在实用中还有很多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服务于水下探测体系中UUV装备部署,满足UUV主动探测时对目标的持续有效跟踪,提出一种水下航行器的目标跟踪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目标跟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在tk时刻,水下航行器根据水声探测获取目标当前位置,k为正整数;
步骤2)以目标当前位置为输入,基于粒子滤波预测目标可能出现的位置,获取目标更新位置;
步骤3)建立运动控制惯性坐标系和载体坐标系,由此得到水下航行器运动学的参数:姿态和位置;
步骤4)根据当前时刻水下航行器的姿态和位置以及目标更新位置,判断水下航行器是否进行偏航角的调整,如果不需要调整,转入步骤5),否则,对水下航行器的偏航角进行调整,转入步骤5);
步骤5)判断水下航行器是否进行俯仰角的调整,如果不需要调整,转入步骤6),如果需要调整,对水下航行器的俯仰角进行调整,转入步骤6);
步骤6)水下航行器基于偏航角和俯仰角确定的方向向目标前进,计算获取水下航行器在tk+1时刻的位置和姿态,并令k=k+1,转入步骤1);直至目标跟踪结束。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中水下航行器根据水声探测获取目标位置的具体过程为:基于主动声纳方程,分析目标强度、海洋环境噪声、检测阈和传播损失因素,计算声纳探测作用距离;如果目标在声纳探测的作用范围内,则输出tk时刻目标当前位置xk。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选取N个采样点以及权重集合为其中表示tk时刻根据水声探测得到的目标位置选取的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权重为计算系统状态的后验概率密度p(xk|y1:k)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3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