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升布水系统水解酸化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4267.X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一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1033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顶 排气装置 布水管 布水器 池体 水解酸化反应器 出水集水槽 布水管路 布水系统 排泥管 连通 池体顶部 分流过程 管路系统 影响系统 出水管 进水管 排泥泵 水系统 变径 布水 导轨 底布 清空 伸入 支管 体内 外部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升布水系统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顶部安装专有的布水器和排气装置,布水器底部与排气装置连通,所述排气装置还连通有池顶可提升布水管,所述池顶可提升布水管上设置有变径塞,所述布水器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池体内顶部设有出水集水槽,出水集水槽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位于池底的池顶可提升布水管上方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与池体外部排泥泵连接。本发明可以提升布水管路,原有池底布水系统的分流过程全部提升至池顶完成,支管通过布水管路导轨伸入池底,实现多点精准布水,进行管路系统维护或更换时无需清空池体,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提升布水系统水解酸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水解酸化工艺根据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基础。现有的水解酸化反应器普遍为池体形式,布水系统大多采用多点式布水系统或穿孔管布水系统,通过支架固定在池底,用重力流方式进水,池体高度普遍在七米以下,某些池内会增设机械搅拌器。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进水管路容易堵塞,布水不均匀,泥水混合效果差且耗费电能,容易产生水力死角,导致整理处理效果差,并且容易出现活性污泥流失、出水浑浊的现象。由于布水管路系统通过支架固定在池底,检修维护或更换时整个系统必须停止运作并排干池中水才能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布水系统水解酸化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安装缺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升布水系统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顶部安装专有的布水器和排气装置,布水器底部与排气装置连通,所述排气装置还连通有池顶可提升布水管,所述池顶可提升布水管上设置有变径塞,所述布水器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池体内顶部设有出水集水槽,出水集水槽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位于池底的池顶可提升布水管上方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与池体外部排泥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池顶可提升布水管系统呈树枝状均匀布满池底,以支架形式固定。
优选的,所述池底变径塞由专有支架固定在池底。
高速水流经过变径塞,使四周形成负压,把布水口周围的水体吸入内部,形成环形循环流态,增强了水力搅拌的效果,无需机械搅拌,无电耗,节能环保;
优选的,所述出水集水槽包括集水槽和出水槽,集水槽装有三角堰板,出水槽与出水管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排泥管为正方形环状,具体为穿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虹吸原理将水通过排气装置高速注入池顶可提升布水管中,再通过池顶可提升布水管进入池内,高速注入的水流能形成强烈的水力搅拌作用,使泥水混合充分。
2.每个池底布水口的末端装有变径塞,高速水流经过变径塞,使四周形成负压,把布水口周围的水体吸入内部,形成环形循环流态,增强了水力搅拌的效果,无需机械搅拌,无电耗,节能环保;
3.精准式均匀布水系统,杜绝布水不均现象;
4.由于高速水流的冲击,杜绝布水管路系统发生堵塞;
5.精确控制泥床高度,实现泥水分离,防止活性污泥流失,降低出水悬浮物浓度;
6.可提升布水管路,易于拆装,方便检修;
7.设置有池顶可提升布水管,将原有池底布水系统的分流过程全部提升至池顶完成,支管通过布水管路导轨伸入池底,实现多点精准布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一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一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4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