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及功能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4461.8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2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彦博;杨思航;段利兵;李君;杨雅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诱导 浸润 微流控 芯片 制备 方法 功能 | ||
1.一种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采用机械驱动或非机械驱动的方法将需要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实验的流体泵入微流控芯片内;所述机械驱动的方法包括压力差、流体自身重力或离心力;所述非机械驱动方法包括电、磁或热;
步骤2:当采用无机材料修饰表面的芯片时,在120℃至180℃范围内对微流控芯片加热或在黑暗环境中放置3至7天使其整体恢复疏水特性;
当采用有机材料修饰表面的芯片时,用波长为400纳米至700纳米的可见光照射使其整体恢复疏水特性,加热时间为30秒至1小时;可见光照射时间为30秒至30分钟;
步骤3:将掩膜置于完整芯片与紫外光源之间,进行曝光,得到功能化的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
步骤4:重复步骤1;
所述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在原材料上加工构成微柱阵列结构,构成微结构芯片;所述微柱阵列结构为多个同一微柱均匀分布构成阵列结构;所述微柱阵列芯片的孔隙率为20%~80%;相邻微阵列单元的间隙空间深宽比为:1:5,1:1,5:1;
步骤b:裁剪与原材料相同大小的无结构平整芯片,在芯片上设有入口和出口构成开孔芯片;
步骤c:在微结构芯片的微柱阵列结构的面上修饰光诱导浸润涂层,在开孔芯片的一面上修饰光诱导浸润涂层;所述光诱导浸润涂层采用无机或有机涂层;
步骤d:将两块芯片的光诱导材料一侧相接触并封接为封闭的完整芯片;
步骤e:采用与前一次不同图案的掩膜,将掩膜置于完整芯片与紫外光源之间,进行曝光,得到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曝光过程中:紫外光源波长为400纳米以下,曝光时间5秒至1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英、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热固性聚酯、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柱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长方形,三角形,翼形,流线型,菱形或I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涂层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锌或二氧化钛宽带隙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涂层包括但不限于偶氮苯类或螺吡喃类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诱导浸润的微流控芯片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包括但不限于直线型,十字型,T型,Y型,圣诞树型,H型;其长度范围500微米至10厘米,宽度范围1微米至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44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
- 下一篇:液滴生成装置、液滴微流控芯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