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膜性肾病治疗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85601.3 申请日: 2018-08-06
公开(公告)号: CN108686188B 公开(公告)日: 2021-08-17
发明(设计)人: 刘宝利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3/12;A61K35/02;A61K35/618;A61K35/64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史晶晶
地址: 10000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肾病 治疗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肾病治疗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中药主要由如下组分制成:麻黄、附子、干姜、炒白术、茯苓,以及炙甘草,具有宣肺健脾,温阳利水的功效,中药中各组分协同作用,既能够避免给患者肾脏增加额外负担,又能产生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见效较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肾病治疗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肾病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量尿蛋白(> 3.5g/d)、低蛋白血症(<30g/L)、高度水肿、高血脂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根据症状程度不同,肾病进一步细分为肾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症等不同的疾病。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其发病率仅次于IgA肾病,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居第2位,临床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等。有研究者推荐早期使用激素及环磷酰胺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但约30%的MN患者会自发缓解,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早期可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案。但仍有30-40%的患者在患病5至15年间会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其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中年时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产能力以及家庭生活都造成了相当长时期的影响与压力;而且即便对于那些没有发生病变进展的患者来说,同样长期处于血栓栓塞及血管性疾病等致命性并发症的威胁之中。虽然免疫抑制治疗可能会有较大不良反应,但等待自发缓解有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

中医学认为膜性肾病属水肿、腰痛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MN也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发明人团队基于前期研究在中医诊治水肿病方面得出如下经验。《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对于水肿病的治疗多有论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水肿病,阴证居多,以少阴太阴合病为主。“少阴属肾,其上连肺,故将两脏”,治少阴为肺肾同治,予麻黄附子汤;太阴病治在温运脾阳,“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景岳全书》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津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三者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为水肿病机的要害。故少阴太阴合病实为肺脾肾同治,治本用麻黄宣肺,附子温肾,干姜健脾,是主角;治标用炒白术、茯苓淡渗利水,是配角。现代研究认为:麻黄有拟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附子和甘草有激素样作用,而该药带来的激素样副作用反而不明显。故拟麻黄附子汤与肾着汤合方(可理解为麻黄附子汤合四逆汤加炒白术、茯苓组成)治疗MN,该方由麻黄、附子、干姜、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六味药组成,功在调和阴阳,标本兼治,与MN临床大多数病机契合。发明人在临床中发现采用此方案缓解MN 患者蛋白尿和提高血浆白蛋白方面作用突出。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肾病治疗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现有药物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膜性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肾病治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主要由如下组分制成:麻黄、附子、干姜、炒白术、茯苓,以及炙甘草。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麻黄5~30份,附子5~35份,干姜10~40份,炒白术10~40份,茯苓20~50份,以及炙甘草5~20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还包括以下组分:细辛、砂仁、车前子、益母草,以及党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5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