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和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6199.0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2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傅旭东;杨之俊;方晴;殷建刚;吕布;潘兵奇;梅灿;贺云;韦秀东;余保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80 | 分类号: | B28B21/80;B28B21/90;B28B21/60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俞琳娟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孔 半模 预制管桩 可拆卸 后压浆 埋入式 凸块 模具 管腔 生产 半圆柱形 固定贴合 上下两端 预定位置 桩基工程 粗糙度 封堵件 固定件 内表面 盖板 地盖 多排 封堵 管模 匹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和相应的生产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制得具有相应粗糙度的预制管桩,以满足不同桩基工程需求。本发明所提供的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管模,包含: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围成管腔的两块半圆柱形的半模,和分别可拆卸地盖合在管腔的上下两端口上的两个盖板,每个半模上均等间距设有多排第一安装孔;多个凸块,与半模相匹配,并且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固定件,通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将多个凸块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贴合在半模内表面的预定位置上;以及封堵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半模内,对半模内、未固定安装有凸块的所有第一安装孔进行封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制管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钻孔埋入式后压浆管桩工艺的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管桩一般通过锤击法或静压法挤入地基土层中,锤击法打桩震动和噪声对邻近工程或环境有较大影响,且沉桩过程对桩体损伤较大;静压法所需的设备成本较高,对于大直径预制管桩而言,其压桩力往往难以满足要求。
鉴于锤击沉桩法和静压成桩法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出现了钻孔埋入式后压浆管桩工艺,其沉桩方法如下:
(1)施工准备,测量定位,钻孔(孔径略大于桩径);
(2)桩底焊接注浆腔,并连接注浆管,桩节吊装、接桩、沉桩就位;
(3)通过注浆管进行桩底注浆,使浆液充满桩-土间隙,实现桩-土的黏结。
钻孔埋入式后压浆沉桩工艺不受桩径限制,在山区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依然有较好的适用性,且在有效避免挤土效应的同时可保护桩身在打入过程中不被损坏,实际工程已验证其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为保证预制管桩与注浆层间的黏结及摩擦性能满足承载要求,需对用于钻孔埋入式后压浆管桩工艺的管桩外壁进行粗糙度设计。
此外,预制管桩的成型模具及相关生产设备定制成本较高,且一套模具一般只能生产一种规格的预制管桩,难以满足不同桩基工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和相应的生产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制得具有相应粗糙度的预制管桩,以满足不同桩基工程需求。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
<模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模,包含: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围成管腔的两块半圆柱形的半模,和分别可拆卸地盖合在管腔的上下两端口上的两个盖板,每个半模上均等间距设有多排第一安装孔;多个凸块,与半模相匹配,并且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固定件,通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将多个凸块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贴合在半模内表面的预定位置上;以及封堵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半模内,对半模内、未固定安装有凸块的所有第一安装孔进行封堵。
本发明所涉及的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凸块为长条状的橡胶凸块,每个凸块的长度与半模内表面的周长相对应,每个凸块上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和位置均与半模内的一排第一安装孔相对应。另外,凸块还采用其它兼具硬度和柔韧性,并可较好的与模具贴合的易加工材料制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固定件为多组螺栓和螺母,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与螺栓相匹配,并且都包含:位于内侧、且与螺栓的头部相匹配的大口段,和与大口段相连、且与螺栓的杆部(螺杆)相匹配的小口段,大口段的深度等于螺栓头部的厚度,第一安装孔的深度、第二安装孔的小口段的深度、与螺栓的长度之和小于螺杆的长度。
本发明所涉及的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封堵件为多组螺栓和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学;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浆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预制圆管内模结构及其开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