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6515.4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9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段瑛涛;王智文;荣辉;尚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1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薄壁 零件 模具 方法 | ||
1.一种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凸模(11)、凹模(21)、热膨胀层(3),所述凸模(11)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1)上,所述凹模(21)设置在第二模具(2)上,所述凸模(11)与所述凹模(21)配合以形成模具型腔,所述热膨胀层(3)设置在所述凸模(11)与所述第一模具(1)之间,并且在受热膨胀时能够朝着所述凹模(21)的方向推动所述凸模(11),以减小所述凸模(11)和所述凹模(21)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一模具(1)为下模具,所述第二模具(2)为上模具,所述第一模具(1)的上表面形成有槽体(12),所述热膨胀层(3)设置在所述槽体(12)内,所述凸模(11)放置在所述热膨胀层(3)的上表面上,
所述模具还包括环形密封件(4),所述环形密封件(4)固定于所述第一模具(1),且所述环形密封件(4)的外圈与所述槽体(12)四周内壁贴合,所述凸模(11)的四周与所述环形密封件(4)的内圈贴合,所述热膨胀层(3)的四周与所述环形密封件(4)的内圈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渣道(5),所述渣道(5)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1)上,用于将多余金属液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21)与所述第二模具(2)形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膨胀层(3)的材料为低硫膨胀石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凸模(11)、凹模(21)为砂芯模或溶模,所述第一模具(1)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热膨胀层(3)的加热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为动模具,所述第二模具(2)为静模具。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铸造薄壁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闭合所述模具,使此时所述凹模(21)与所述凸模(11)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薄壁零件所需的厚度;
将金属液由所述凹模(21)注入所述模具型腔,使所述热膨胀层(3)受热膨胀以将所述凸模(11)顶出,使所述凸模(11)与所述凹模(21)之间的间隙缩小至所述薄壁零件所需的厚度;
所述金属液在所述模具型腔内冷却成型后,打开所述模具,取出制得的铸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造薄壁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铸造的持压时间为1-10min,开模时间为5-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5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