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风光互补和混合储能的隧道智能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6884.3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9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钢;程杉;贾思琦;王良凯;马辉;胡阳民;左先旺;杨拯;吕俊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S10/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光棚 光照强度检测器 空气质量传感器 太阳能 换气 智能供电系统 玻璃背板 车辆通过 车速检测 风光互补 混合储能 检测装置 预警装置 轴流风机 供电系统 激光测量装置 隧道进出口段 太阳能电池板 温湿度传感器 风力发电机 红外传感器 控制器连接 照明灯单元 两端出入 设备供电 照明灯 自发电 并网 | ||
1.一种基于风光互补和混合储能的隧道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太阳能过渡光棚,所述的太阳能过渡光棚设置在隧道本体的两端出入口,太阳能过渡光棚包括玻璃背板(1),在玻璃背板(1)上敷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在隧道本体上设有风力发电机(3),在隧道进出口段设有车速检测及预警装置(6)、光照强度检测器(7)以及车辆通过检测装置,在隧道本体内部设有换气轴流风机(8)、照明灯单元(9)以及空气质量传感器(10),车速检测及预警装置(6)、光照强度检测器(7)、换气轴流风机(8)、照明灯(9)、空气质量传感器(10)、温湿度传感器(5)均与控制器(4)连接,车辆通过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测量装置以及红外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光互补和混合储能的隧道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背板(1)和太阳能电池板(2)间隔呈三角形收缩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光互补和混合储能的隧道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板(2)、风力发电机(3)通过充电模块(12)与电池组(11)的充电端连接,电池组(11)的供电端分别与照明灯单元(9)、轴流风机(13)的供电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风光互补和混合储能的隧道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采用以下步骤:
1)当有车辆通过隧道口太阳能过渡光棚时,激光测量装置感应车辆;
2)在有车辆驶入隧道时,照明灯单元(9)点亮;
3)此时车辆驶入隧道,隧道中等间隔安装有红外感应装置,每当车辆经过一处红外传感器,其斜前方另一侧隧道壁上的照明灯点亮;
4)当车辆驶离该处传感器时,相应的照明灯熄灭,下一处照明灯点亮,直至车辆驶出隧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风光互补和混合储能的隧道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11)通过可并网离网式逆变器(18)与交流电网(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风光互补和混合储能的隧道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11)通过双向DC-DC逆变器(19)与超级电容模组(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风光互补和混合储能的隧道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压模块(16),电池组(11)的供电端依次与升压模块(16)、照明灯单元(9)连接,控制器(4)的数据口与升压模块(16)的受控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基于风光互补和混合储能的隧道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模块(17),电池组(11)的供电端依次与变频模块(17)、轴流风机(13)连接,控制器(4)的数据口与变频模块(17)的受控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8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