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7662.3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5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建飞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305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墙 小区 立体停车装置 梳形 过渡机构 横移机构 车行道 停车区 取车 停车 二次开发 交通道路 小区环境 小区围墙 有效缓解 停车板 载车板 车板 车位 人行道 横跨 交接 外围 屏障 自行车 外部 汽车 | ||
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本发明在不影响小区环境的情况下,对小区进行二次开发,小区围墙立于小区与外界通道之间,为一道隔绝内外的屏障,围墙外部相邻人行道、车行道等交通道路,而内部相临小区外围车行道,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立于围墙(1)之上横跨小区内部与外界之间,呈T字型放置,由停取车机构(2)、过渡机构(3)、横移机构(4)、停车区(5)、自行车停取机构(8)组成。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通过停取车机构(2)的梳形停车板(10)、过渡机构(3)的梳形举车板(9)、横移机构(4)的梳形载车板(11)及停车区(5)车位之间的梳合交接,来完成对汽车(7)的立体停取,有效缓解了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私家车数量不断上升,导致停车位严重不足。时常出现小区内车辆停放杂乱无章,或一些绿地被车辆占用,甚至公共休闲场所也车满为患等问题,不仅影响小区内人员的日常出行,还堵塞了消防应急通道。使得无论是老住宅区还是新建小区,都出现了停车难、停车乱等各类停车问题。而现有解决办法如巷道堆垛式停车、垂直循环式停车等停车方式虽能有效解决车辆停取问题,但该类停车方式占地面积大,往往只适用于规划场地设计建造,而不适用于老旧小区关于停车场地的二次开发建设,较小区停车而言,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提出了解决法案,其解决方法是:在小区围墙(1)等公共位置上方设立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公知,小区围墙(1)立于小区与外界道路之间,为一道隔绝内外的屏障,围墙(1)外部相邻人行道、车行道等交通及过渡道路,而内部相临小区内部车行道,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立于围墙(1)之上横跨于小区与外界之间,呈T字型放置,由停取车机构(2)、过渡机构(3)、横移机构(4)、停车区(5)、自行车停取机构(8)组成。停车区(5)位于围墙(1)上方沿围墙(1)布置,停车区(5)停车位的数量由围墙(1)长度而定,小区越大围墙(1)越长则停车数量越多,停车区(5)车位形状为梳形结构;在小区内部车道和外界车道旁,对称布置有停取车机构(2),该停取车机构(2)不影响交通与行人通行,停取车机构(2)的梳形停车板(10)将需停放的车辆平稳提升至与过渡机构(3)交接的位置,为下一步交接做准备;过渡机构(3)置于围墙(1)上方并与围墙(1)呈垂直摆放,可随轨道左右移动于小区内部及外部之间,过渡机构(3)设置有两对梳形举车板(9),其作用在于,对停取车机构(2)及横移机构(4)二者间进行车辆过渡交接;横移机构(4)设置有一对梳形载车板(11),该梳形载车板(11)各由一对气缸(12)带动,可做升降运动,用于与过渡机构(3)的梳形举车板(9)交接,横移机构(4)沿围墙(1)往返移动,将车辆停放于围墙(1)之上的停车区(5);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于侧面设计有自行车停取机构(8),该机构根据剪叉伸缩原理,对自行车(6)等小型两轮车辆实现升降悬挂停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在不占用小区现有土地及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对老旧小区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有效缓解了老旧小区停车位紧缺的社会问题,本停车装置立于围墙之上,可供小区内部居民和小区外部社会人员共同停车,停车数量视围墙长度而定,小区越大、围墙越长则停车位越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整体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整体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的过渡机构(3)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的停取车机构(2)与过渡机构(3)的交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围墙立体停车装置的横移机构(4)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建飞,未经廖建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7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