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极导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7806.5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堂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堂伟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磁电机 磁力 磁感线 凹形 磁极 机电一体化 电动车 导磁材料 电机转子 能量比 磁铁 凹面 单轴 导磁 多轴 高铁 邻域 轻轨 凸形 电机 应用 帮助 发现 | ||
一种凹极导磁电机涉及机电一体化。普通电机转子是凸形的这样的形状会使磁感线扇射,总之就是磁力弱。我发现同一块磁铁凹面远大于凸面的磁力。凹形的能聚集磁感线,我把磁极的形状改成凹形还用导磁材料帮助导磁,多轴获取能量比单轴的强,我给电机设置三个轴。主要应用邻域,电动车,高铁,轻轨。
技术领域
涉及机电一体化。
背景技术
过去的电机是以匀强磁场为最理想的电机工作方式,由于结构原因只能接近理想的状态。
发明内容
发明的重点1由2个磁铁转子和1个电磁铁转子组成,无定子部分。2磁铁转子和电磁铁转子磁极处是内凹形状。3磁铁转子和电磁铁转子间的间歇有导磁条。
附图说明
图1是前上内部结构示意图。cl1是齿轮1,cl2是齿轮2,cl3是齿轮3,dct1是导磁条上,dct2是导磁条下,hdsh是后电刷环,qdsh是前电刷环,hzcds是后轴承电刷,qzcds是前轴承电刷,ctz是磁铁转子左,cty是磁铁转子右,zctc是磁铁转子左装磁铁的洞穴,yctc是磁铁转子右装磁铁的洞穴,dctx是电磁铁转子。
图2是前内部结构示意图。cl1是齿轮1,cl3是齿轮3,qdsh是前电刷环,qzcds是前轴承电刷,dct1是导磁条上,dct2是导磁条下,rxc是绕线槽,ctz是磁铁转子左,cty是磁铁转子右,zctc是磁铁转子左装磁铁的洞穴,yctc是磁铁转子右装磁铁的洞穴,dctx是电磁铁转子。
图3是后上内部结构示意图。cl1是齿轮1,cl2是齿轮2,cl3是齿轮3,dct1是导磁条上,dct2是导磁条下,hdsh是后电刷环,hzcds是后轴承电刷,ctz是磁铁转子左,cty是磁铁转子右,zctc是磁铁转子左装磁铁的洞穴,yctc是磁铁转子右装磁铁的洞穴。
图4是绕线示意图。ctz是磁铁转子左,cty是磁铁转子右,dctx是电磁铁转子,hdsh是后电刷环,qdsh是前电刷环。
图5是外壳示意图。jkqd是外壳前部分,jkzd是外壳中部分,jkhd是外壳后部分,zc是轴承,dsgdz是电刷固定架,clk是齿轮壳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5做出图上的部件。其中前轴承电刷在外壳前部分的电刷固定架上,后轴承电刷在外壳后部分的电刷固定架上。1磁铁转子左由以下组成,轴,软铁架,磁铁,轴承,齿轮。依次往轴安装软铁架,再往软铁架的洞穴里装磁铁,同时涂胶水固定。2磁铁转子右与磁铁转子左一样,重复步骤1操作。3电磁铁转子组成,轴,前电刷环,软铁架,后电刷环,轴承,齿轮。依次安装前电刷环到轴上,再是软铁架安装到轴上,再是绕线,绕线以图4参考为主,再是后电刷环安装到轴上。4外壳前部分组成有,前轴承电刷(4个),轴承(3个),安装前轴承电刷到外壳前部分的电刷固定架,再是安装轴承到外壳前部分。5外壳后部分组成有,后轴承电刷,轴承,安装后轴承电刷到外壳后部分的电刷固定架,再安装轴承到外壳后部分。6把磁铁转子左,磁铁转子右,电磁铁转子安装到外壳前部分。再安装外壳中部分到外壳前部分。再安装导磁条上和导磁条下到外壳中部分。再安装外壳后部分到外壳中部分。7再安装齿轮1到磁铁转子左的轴上,再安装齿轮2到电磁铁转子轴上,再安装齿轮3到磁铁转子右的轴上。再安装齿轮壳部分到外壳后部分。安装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堂伟,未经张堂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78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装配装置
- 下一篇:具磁隙的磁极错位电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