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8088.3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唐贤明;吴翔宇;杨守国;刘涛;陈伟洲;陈明兴;唐昌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57112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筏挂网式 种植 方法 | ||
1.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种植区选择
选南海海域近岸海区,盐度要求在25-40‰,透明度在5m以上,高潮位水深3-7m,低潮位水深不低于1m;
S2、搭建浮筏挂网种植装置
在选定种植区,以迎洋流方向为长、以顺洋流方向为宽,搭建浮筏挂网种植装置;
S3、种植
苗种选择:苗种要求藻体无附生的杂藻和其他生物、颜色呈现红色或红褐色;分苗时,从藻体撕裂10-20cm2的藻块,重量不超过100g;
种植时,将种苗捆绑到浮筏挂网种植装置上;
S4、后期管理
种植种苗后一星期内,每天检查种苗的牢固性及附着情况,发现种苗死亡或分布不均匀时,及时补苗和调整,落潮时,及时清理积攒或生长在浮球、缆绳上的杂藻;
待琼枝经过45-60天的养殖后,可对成品琼枝进行收获;
步骤S2中所述的浮筏挂网种植装置,包括主缆浮架、固定系统和网片,所述主缆浮架为主缆绳构成的长方形,所述主缆浮架长度方向上设细缆绳,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桩和牵引缆绳,所述固定桩位于所述主缆浮架的外侧,所述固定桩与所述主缆浮架通过牵引缆绳连接,所述网片等间距悬挂在所述细缆绳上;
所述的主缆绳上每间隔20-25m固定一个直径为40cm的1号浮球,所述的细缆绳上每间隔5m固定一个直径为7cm的2号浮球;
所述的2号浮球内部为中空结构,表面设直径为0.05-0.1mm的微孔;所述2号浮球的中空结构内填充控释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桩为不锈钢镀锌管,所述固定桩柱身1/2处设牵引缆绳,牵引缆绳与主缆绳呈100-12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片为PE无节网,网目2.5-5cm,规格2m×0.9m,网片底部悬挂3个铅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浮筏挂网种植装置的搭建,包括以下步骤:
(1)主缆浮架:用直径30-50mm的主缆绳作主缆浮架,主缆浮架为长方形,长x宽=120mx50m,其中,以迎洋流方向为长、以顺洋流方向为宽,主缆绳上每间隔20-25m固定1个直径为40cm的1号浮球;
(2)固定系统:在主缆浮架四顶角及长度方向分别设固定桩,桩间距10m,所述固定桩为直径为5cm的不锈钢镀锌管,根据受力状况,将固定桩以75°斜角打入海底至少1m,柱身1/2处设牵引缆绳,将牵引缆绳与主缆绳连接,使牵引缆绳与主缆绳呈100-120°夹角;
(3)细缆安装:按照顺洋流方向在主缆浮架上连接细缆绳,细缆绳间距为1.0-1.5m,细缆绳上每间隔5m固定1个直径为7cm的2号浮球;
(4)网片安装:网片材料为PE无节网,网目2.5-5cm,规格2m×0.9m,网片底部悬挂3个铅坠;按照0.5m的间距将网片悬挂在细缆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筏挂网式 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种植为将苗种捆绑到浮筏挂网种植装置的网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筏挂网式 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上苗种的种植间隔为10-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80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水培装置
- 下一篇:自然条件下狼尾草属种间三倍体杂交种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