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纸浆的改性制浆方法与改性浆料及造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8531.7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慈元钊;刘国锋;李新良;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5/02 | 分类号: | D21C5/02;D21C5/00;D2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纸浆 改性 制浆 二次纤维 原浆 造纸 碳水化合物水解酶 纤维 改性反应 改性纸浆 造纸领域 酶处理 原生浆 抄造 滤水 酶解 废纸 进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纸浆的改性制浆方法与改性浆料及造纸方法,涉及造纸领域,该废纸浆的改性制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滤水酶处理废纸浆后得到的酶解废纸浆作为反应原浆,向所述反应原浆中加入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进行改性反应,得到改性纸浆。利用该改性制浆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废纸反复抄造,纤维越来越碎,纤维强度越来越差的问题,尤其能解决目前为改善二次纤维质量依赖添加原生浆或进口混合废纸浆的技术问题,以达到提高二次纤维强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纸浆的改性制浆方法与改性浆料及造纸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二次纤维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废纸的回收利用与林纸一体化已逐步成为现代造纸工业的两大发展趋势。废纸回用主要用于生产包装用纸,我国的包装用纸主要以箱板纸、瓦楞纸为主,近两年箱板纸和瓦楞纸基本维持每年2%左右的增长,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能保持目前水平的增速。而中国造纸纤维资源相对缺乏,供给能力已不能满足产能扩张需要,废纸已成为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资源,包装纸纸种中废纸浆比例高达80%以上,但是随着废纸浆比例的增加,废纸中回收纤维的利用次数越来越多,回收纤维在重复利用中损伤越来越严重,质量越来越差,成为制约废纸回收利用包装纸企业稳定生产和稳定质量的瓶颈。
以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配用一定比例的进口混合废纸或添加10-15%重量的原生浆以提高纤维的结合强度。但由于中国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逐渐减少至禁止进口混合废纸,将会使再生纤维在质与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在抄造过程中添加10-15%重量的原生浆以增加纤维强度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因目前中国包装用纸的体量较大,每年需要投入600-900万吨的本色原生浆,而如此庞大的供给量是我国乃至全球一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纸浆的改性制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废纸反复抄造,纤维越来越碎,纤维强度越来越差的问题,尤其能解决目前为改善二次纤维质量依赖添加原生浆或进口混合废纸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改性纸浆方法得到的改性纸浆,该改性纸浆中的纤维之间结合力更好,结合强度更高。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方法,以上述改性浆料为原料制备得到的纸张,抗张强度高,层间结合力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纸浆的改性制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滤水酶处理废纸浆后得到的酶解废纸浆作为反应原浆,向所述反应原浆中加入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进行改性反应,得到改性纸浆。
进一步的,所述碳水化合物水解酶包括γ-淀粉酶、麦芽糖酶、β-木糖苷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或上海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YYB酶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加入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进行改性反应的工艺参数为:在35~40℃的温度下,以180~200rpm/min转速下碎浆15~20min。
进一步的,所述碳水化合物水解酶的添加量为1~10g/t绝干浆。
进一步的,废纸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废纸置于水中,在30~35℃、180~200rpm/min的转速下碎浆15~20min,得到所述废纸浆。
进一步的,所述废纸浆的质量浓度为2.5%~3.5%。
进一步的,酶解废纸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在pH值为6.5~7.5,温度为40~45℃的废纸浆中加入滤水酶,在220~250rpm/min的转速下保温处理40~55min,得到所述酶解废纸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8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