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继网络部署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9793.5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杜承烈;陈进朝;尤涛;王丽芳;蒋泽军;姚鑫;常磊;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44 | 分类号: | H04W4/44;H04W40/04;H04W40/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永丽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中心 中继节点 通信带宽 中继条件 中继网络 通信 通信技术领域 中继节点确定 大规模应用 可用带宽 通信宽带 正常通信 可用 受限 部署 更新 保证 | ||
1.一种中继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控制中心没有位于无人机的通信半径之内,和/或者所述控制中心不能满足无人机的通信带宽执行任务所需要求时,则确定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控制中心不可通信;
将位于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半径内且满足中继条件的中继节点确定为所述无人机的第一中继节点;所述中继条件为: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带宽小于所述中继节点的最小可用带宽,和所述无人机的到所述控制中心链路上的所述中继节点的数量大于所述中继节点到所述控制中心链路上包括的所述中继节点的数量;
根据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带宽更新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以及所述控制中心可用剩余的通信带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控制不可通信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人机携带设备的功率确定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半径,通过下列公式依此确定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相对距离,所述无人机到控制中心链路上的中继节点的数量以及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带宽:
其中,lau,lou,hu分别表示无人机的纬度,经度和高度;lab、lob、hb分别表示地面控制中心的纬度、经度和高度;C表示地球半径,qi表示无人机上搭载的设备i正常工作需要的时延对应的中继节点数量,q表示设备通信需求的带宽量,表示在同一时刻正在通信的设备需要的带宽总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数量包括1个,或者2个,或者3个及3个以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带宽更新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以及所述控制中心可用剩余的通信带宽,具体包括:
将多个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以及所述无人机组成树结构,按照深度优选的策略,根据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带宽更新位于分支上的每个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剩余的通信带宽以及所述控制中心可用剩余的通信带宽。
5.一种中继网络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控制中心没有位于无人机的通信半径之内,和/或者所述控制中心不能满足无人机的通信带宽执行任务所需要求时,则确定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控制中心不可通信;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位于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半径内且满足中继条件的中继节点确定为所述无人机的第一中继节点;所述中继条件为: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带宽小于所述中继节点的最小可用带宽,和所述无人机的到所述控制中心链路上的所述中继节点的数量大于所述中继节点到所述控制中心链路上包括的所述中继节点的数量;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带宽更新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以及所述控制中心可用剩余的通信带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无人机携带设备的功率确定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半径,通过下列公式依此确定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相对距离,所述无人机到控制中心链路上的中继节点的数量以及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带宽:
其中,lau,lou,hu分别表示无人机的纬度,经度和高度;lab、lob、hb分别表示地面控制中心的纬度、经度和高度;C表示地球半径,qi表示无人机上搭载的设备i正常工作需要的时延对应的中继节点数量,q表示设备通信需求的带宽量,表示在同一时刻正在通信的设备需要的带宽总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数量包括1个,或者2个,或者3个及3个以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将多个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以及所述无人机组成树结构,按照深度优选的策略,根据所述无人机的通信带宽更新位于分支上的每个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剩余的通信带宽以及所述控制中心可用剩余的通信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97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吞吐量比较的车联网RSU切换方法
- 下一篇:乘客存在指示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