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孕前和孕期气血的咀嚼压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9810.5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自明;于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广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7 | 分类号: | A61K36/8967;A61K9/20;A61P1/14;A61P15/00;A61P7/06;A23L11/00;A23L19/00;A23L25/00;A23L33/10;A23P10/28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咀嚼 气血 压片 主料 制备 产品剂型 赤小豆粉 黑芝麻粉 气血作用 药食同源 重量份数 百合粉 陈皮粉 红枣粉 莲子粉 山药粉 茯苓粉 枸杞粉 血糖 血脂 血压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孕前和孕期气血的咀嚼压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善孕前和孕期气血的咀嚼压片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75‑95%的主料和余量的辅料;所述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黑芝麻粉0.1‑0.2份、山药粉0.1‑0.2份、桑葚粉0.1‑0.2份、红枣粉0.1‑0.2份、赤小豆粉0.1‑0.2份、枸杞粉0.1‑0.2份、茯苓粉0.1‑0.2份、百合粉0.1‑0.2份、陈皮粉0.1‑0.2份、莲子粉0.1‑0.2份。本发明的改善孕前和孕期气血的咀嚼压片中添加了具有明显改善孕前和孕期气血作用的药食同源成分,并将产品剂型改成咀嚼压片,方便服用;本发明的改善孕前和孕期气血的咀嚼压片口感较好,功效明显,针对性强,对于血压、血糖和血脂无任何影响,便于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食同源组合物,具体是一种改善孕前和孕期气血的咀嚼压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强,女性生育年龄推迟,生育前人工流产发生率增高,这些都可能增加不良妊娠的风险。据报道,临床自然流产发生率为15-40%,既往有人工流产史比无人工流产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自然流产,并且自然流产的风险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而增加;因此,备孕时期,依据治未病的理念进行调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学对胎孕方面的认识由来已久。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血以养胎,气以载胎。其中以脾、肾、冲任与胎孕关系尤为密切。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为先天之本、冲任之本、天癸之源,藏精,主生殖系胞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载胎养胎。胎元全赖先天之肾气与后天之脾气的相互协调以维系。正如《傅青主女科》指出:“补先后二天之脾与肾,正所以固胞胎之气与血,脾肾可不均补乎!”。一旦患者检查为妊娠,应积极予安胎调理,未病先防。补肾为固胎之本,健脾为益血之源,理气以通调气机,使脾肾健旺,气血和调,本固血充而胎安。
包红霞等在研究的560例孕妇中,除去信息不全,逻辑错误等剔除的15例。调查发现在孕期平和质150例(27.5%),其中正常组115例(42.3%)高危组35例(12.8%),阳虚98例(18.0%),其中正常组43例(15.8%)高危组55例(20.1%);阴虚74例(13.6%),其中正常组32例(11.8%)高危组42例(15.4%);气虚51例(9.4%),其中正常组14例(5.1%)高危组37例(13.6%);痰湿45例(8.3%),其中正常组13例(4.8%)高危组32例(11.7%);湿热50例(27.5%),其中正常组115例(42.3%)高危组35例(12.8%);血瘀4例(0.7%),其中正常组1例(0.4%)高危组3例(1.1%);过敏4例(0.7%),其中正常组1例(0.4%)高危组3例(1.1%);气郁57例(10.5%),其中正常组38例(14%)高危组19例(7.0%)。气虚、痰湿、湿热三种体质易发生高危因素。妊娠期间,精血下注以养胎元,精气耗伤,故体质多偏气虚;气虚无力推动津液的运行,同时胎儿逐渐长大,气机升降受阻,津液运行不畅,痰湿易生;痰湿淤积日久化为湿热。贫血对母婴有很大的危害,可导致孕妇贫血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对胎儿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早产及死胎等。杨连华报道,偏阴血虚的孕妇贫血发生率最高,其他体质孕妇的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顾晓春等报道,平和质孕妇的贫血发病率最低,偏阴血虚的孕妇贫血发病率最高。结果提示偏阴血虚体质可能是妊娠期发生贫血的高危因素之一,对偏颇体质的孕妇进行调理,有可能降低孕期贫血的发生率,有利于母婴健康。我国中医古籍记载,产后缺乳是肝气郁结、气血虚所致。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容易多愁善感,思虑过多,致肝气郁结;肝木失疏泄则克脾土,影响了“生气之源”,则易形成气虚体质。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气和血是生成乳汁的物质基础,分娩时的耗力、产伤、出血等易导致乳汁化生无源,运行不畅而出现缺乳。张静茹等报道,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与气郁质是产妇缺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偏颇体质早期识别,早期调节,可以预防或减少产后缺乳的发生;发挥体质在疾病防治中的能动作用,能更好地践行中医“调体”“治未病”的理念。陈清梅等通过对152例缺乳产妇进行分析发现,45例为气虚质占29.60%;35例为气郁质占23.02%,因此认为气虚质、气郁质的孕妇较容易出现缺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广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广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9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前列腺增生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