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上行公共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0299.0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0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黎光洁;王明威;李春宏;吴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光洁;王明威;李春宏;吴冶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L27/26;H04L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阳佑虹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线通信 上行 公共 控制 信道 传输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上行公共控制信道传输方法,涉及无线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上行公共控制信道(PU_CCCH)将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后,按照预定义的数据符号格式映射加载到数据符号中,并在进行二次加扰处理后用于数据传输。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通信信道传输方法在信道传输中控制信道插入了更多的导频,上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CH引入可变PCP用于一同完成信道估计,提高信道估计质量。并且下行PD‑CCCH(公共控制信道)承载的数据比特较少,编码冗余较多,可以在非常低的情况下做正确解调和解码,同时复杂度较共享数据信道小很多,能适用于各种低功耗、超低SNR场景下的通信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无线通信的上行公共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广域物联网中技术的核心是大覆盖、低功耗、大量的连接、低成本。而传统的3G、4G等通信协议是为高性能设计,不能兼顾成本和功耗以及大量连接。而现有技术中的Lora等通信协议,以降低性能为代价,部分程度上达到了低成本、低功耗的目的。但由于采用了比较落后的扩频技术(20年前第三代移动通信中采用),设计的性能在复杂环境下大打折扣,比如在城区环境下覆盖范围一般低于2km的水平。而例如SIGFOX等窄带技术抗干扰能力不强。尤其是现有的信道传输技术在广域物联网通信中的使用并不能符合广域物联网覆盖范围广、通信数据较少、系统开销有限的处理需求,从而导致多载波、多系统通信中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
在超低SNR下(如-30dB)的物联网通信中,接收数据需要大量的导频开销来完成信道估计。而优化的基于信道的通信传输能有效减少系统开销和降低资源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减少通信开销,提供一种以控制信道加数据的形式完成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也为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以达到减少系统开销和降低资源消耗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基于上行公共控制信道(PU_CCCH)将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后,按照预定义的数据符号格式映射加载到数据符号中,并在进行二次加扰处理后用于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信息为源信息字符串;所述数据符号表示一个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单位,由控制加数据组成。
所述预定义的数据符号格式包括PCP控制序列和DATA数据序列组成;所述PCP是指用于抗干扰的预定义变长的可变循环前缀。
所述将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是指将源信息字符串依次经过CRC校验、信道编码、比特级别加扰和调制处理。
所述按照预定义的数据符号格式映射加载到数据符号中是指将预处理后的信息数据和PCP参数数据分别映射到数据符号中的DATA数据序列位置和PCP控制序列位置处,得到加载完数据的数据符号;
所述PCP参数数据的长度和取值根据当前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物理层信道确定。
所述进行二次加扰处理是指加载完数据的数据符号再次进行符号级别的加扰,并根据加扰结果做相应的滤波处理,得到最终用于发送和传输的数据。
所述符号级别的加扰包括将数据符号内的样点数据与随机序列流数据依次相乘。
所述滤波处理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相位调制后的符号数据经过解卷绕处理,然后进行插值和高斯滤波,再将相位恢复至0~2pi的相位内。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信道传输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上行公共控制信道((PU_CCCH)将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后,按照预定义的数据符号格式映射加载到数据符号中,并在进行二次加扰处理后用于数据传输。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光洁;王明威;李春宏;吴冶,未经黎光洁;王明威;李春宏;吴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0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