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粘接强度TPO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0950.4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余吕宏;钱玉英;杨智韬;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6;C08L51/06;C08K3/22;C08K5/524;C08K5/134;C08K3/34;C08K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朱本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卷材 树脂 高粘 制备 聚丙烯 粘合剂 改性EPDM 使用寿命 重量份数 粘结力 粘结 剥落 混凝土 建材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粘接强度TPO防水卷材,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丙烯30‑70份;EPDM树脂5‑30份;改性EPDM树脂10‑40份。本发明可增强防水卷材的极性,增大其与粘合剂的粘结力,使得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等建材粘结得更加牢固,不易剥落;扩大了应用范围,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接强度TPO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烯烃(Thermoplastic ployolefin,TPO)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强度以及耐水耐老化性能,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环保型高分子防水卷材。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目前广泛用作新型的防水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尺寸稳定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耐穿刺性能和耐候性。典型的TPO树脂是由聚烯烃(如聚丙烯)与烯烃共聚物弹性体(如乙丙橡胶EPDM或EPM)经过反应釜原位聚合混合或熔融共混制备而成;既具有类似橡胶的高弹性、柔韧性和耐候性,又具有热塑性塑料的热加工性和耐高温性等。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201620658392.5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用于主体结构的防水保护,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复合的第一反应胶料、胎体及第二反应胶料,所述第二反应胶料背离所述胎体的表面铺设砂砾层。
中国专利201721395071.1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卷材本体,所述防水卷材本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包括覆面表层、上防水层、基布层、下防水层和覆面底层,所述上防水层的一端突出在防水卷材本体外,其相对端向内凹陷相同的距离,所述基布层内间隔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不锈钢纤维。
中国专利申请201711237228.2公开了一种防水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沥青40-60份、芳烃油15-35份、SBS 2-4份、SBR 3-5份、橡胶粉3-5份、氯化石腊3-5份、C5树脂5-10份、增塑剂1-3份、轻钙10-20份、古马隆树脂3-5份。
中国专利申请201710140425.6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防腐保护层、支撑层、颜色处理层、隔热层、自粘层和剥离层。
上述方式的缺陷在于:无论是聚烯烃还是烯烃共聚物弹性体,其主链结构均处于饱和状态,只有弹性体侧链上的第三单体有少量的不饱和双键。然而,大部分防水卷材所使用的粘合剂为了保证耐水性能,通常具有良好的极性和亲水性。因此,从材料之间的界面性能而言,TPO材料为弱极性材料,与大部分粘合剂材料的界面粘接力较弱,其低极性和难于粘接性限制了其在更广范围内的应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粘结力较强,不易剥落的防水卷材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粘接强度TPO防水卷材,其粘结力较强,不易剥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粘接强度TPO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
聚丙烯30-70份;
EPDM树脂5-30份;
改性EPDM树脂10-40份。
本发明中,防水卷材原料中各组分重量份数优选为:聚丙烯50份,EPDM树脂22份和改性EPDM树脂20份。
本发明中,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为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和少量的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为乙丙橡胶的一种。
EPDM树脂可以为但不限于聚丙烯基弹性体、聚乙烯基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改性EPDM树脂可以为但不限于乙烯基接枝、丙烯酸酯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的EPDM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0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