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胞培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1234.8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昱;梁卓文;王哲;李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培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系统。该系统包括导电玻璃、培养格室、导电夹和电刺激仪,所述培养格室可拆卸的粘贴于所述导电玻璃上,培养格室为透明格室,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培养孔,导电夹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夹在所述导电玻璃两侧,两个导电夹分别与电刺激仪的正负极相连接,导电玻璃具有多个,通过铜丝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细胞培养系统组装简便、对细胞无毒性、可进行2D或3D培养、透光性良好可随时观察、可实现多个实验组的同时培养和观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建筑业和高速交通的飞速发展,周围神经损伤发病率逐年攀升,常见的有患肢感觉缺失、活动障碍,甚至功能丧失。大量研究证实,电刺激(electricalstimulation,ES)具有促进轴突生长,增加受损神经再髓鞘化,加速神经再生的特点,利于受损周围神经的修复。神经系统所处的微环境与人体其他组织不同。神经元是电兴奋性细胞,神经组织处于极其复杂的电学微环境之中。
现有的电刺激设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封闭式的电刺激仪,但其价格昂贵,难以广泛应用,且其大小规格无法满足市面上很多检测设备对被检样品尺寸大小及透光性的要求;另一种电刺激设备则使用粘膜将铜丝粘于导电玻璃上放入培养液中,此种技术的缺点是粘膜本身在液体中容易分离导致铜丝脱落且其化学成份对细胞存在一定得毒性,在培养液中裸露的铜丝会造成培养的电离效应,解离出铜离子对细胞造成毒性,不利于研究的进行。且很多用于设备的检测规格是特定的,使用很多复杂或普通电刺激设备无法进行一些特殊检测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重复性高、成本低、无毒性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细胞培养系统,所述细胞培养系统包括:
导电玻璃、培养格室、导电夹和电刺激仪,所述培养格室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导电玻璃上,所述导电夹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夹在所述导电玻璃两侧,两个所述导电夹分别与所述电刺激仪的正负极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培养格室具有一个或多个培养孔。
可选的,所述培养格室为透明格室。
可选的,所述培养格室粘贴于所述导电玻璃上。
可选的,所述培养格室通过聚丙烯凝胶粘贴于所述导电玻璃上。
可选的,所述培养格室通过道康宁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粘贴于所述导电玻璃上。
可选的,所述培养孔的数量为1个或2个或4个或8个。
可选的,所述细胞培养系统还包括铜丝,所述导电玻璃具有两个或多个,所述铜丝用于将两个或多个导电玻璃连接起来。
可选的,所述导电玻璃的长度大于所述培养格室的长度或所述导电玻璃的宽度大于所述培养格室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细胞培养系统包括导电玻璃、培养格室、导电夹和电刺激仪,培养格室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导电玻璃上,导电夹分别夹在导电玻璃两侧,导电夹分别与所述电刺激仪的正负极相连接。培养格室为透明格室,具有多个。所述细胞培养系统还包括铜丝,所述导电玻璃具有两个或多个,所述铜丝用于将两个或多个导电玻璃连接起来。导电夹与导电玻璃的配合设置,使得本发明的电极与培养液无接触,对细胞无毒性;透明培养格室的设置使得置于培养格室内的培养液电流均匀性好、透光性好,可以随时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而且,本发明提供的细胞培养系统的大小与市场上现有的检测设备匹配性良好,不仅可以对细胞进行2D观察还可通过对基质胶的调整进行3D培养和观察,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细胞培养系统通过铜丝将多个导电玻璃串接或并接起来,可以实现细胞的多实验组培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1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壁型细胞培养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三维打印环境实时监控与活性维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