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架结构半濳漂浮平台浮体垂重式水浪能量采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1852.2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1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施炳根;施晨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渠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B63B3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架 结构 漂浮 平台 浮体垂重式水浪 能量 采集 设备 | ||
1.网架结构半濳漂浮平台浮体垂重式水浪能量采集设备,包括全部采用圆形材料制成的网架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架结构(1)为半潜式移动平台,网架结构(1)包括外框架(101),外框架(101)由下部的长方体框架结构A和上部的两个长方体框架结构B组成,长方体框架结构A顶部前后端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水下浮块(3);外框架(101)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两个等距布置的内框架(102),内框架(102)的中部外圈均设置有圆柱形浮体(2),长方体框架结构B与内框架(102)的位置一一对应且等高设置;浮体(2)在内框架(102)组成的导轨内做上下浮力运动;
浮体(2)的底部中心通过两根并行布置的链条(4)与下方的垂重体(9)连接;内框架(102)的底部设置有三个沿着前后方向布置的固定轴承座(8),其中位于后方的两个固定轴承座的轴A上从左到右分别依次设置有棘轮(7)、链轮(5)、传动轮(6),两个链轮(5)各自与接近其的链条(4)啮合;位于前方固定轴承座上设置有传动轴(11),传动轴(11)上设置有采集轮(10),采集轮(10)的中心与传动轮(6)的中心在同一个垂直面上,传动轮(6)与采集轮(10)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架结构半濳漂浮平台浮体垂重式水浪能量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体框架结构A均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结构,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均采用圆管制成的桁架片,桁架片至少为两跨结构,桁架片长度不小于60m,桁架片的上方设置有水面平衡定位浮体(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架结构半濳漂浮平台浮体垂重式水浪能量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架(101)与内框架(102)之间的顶面、外框架(101)与内框架(102)之间的底面均采用连接组件连接结构。
4.一种对水浪能量收集的发电及自航行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系统采用网架结构的半潜漂浮移动平台方式,采用单元内数个小浮体的双棘轮能量采集结构,对浮体的浮力采用半浮能垂重分布方式,整个结构是单体或阵列应用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架构;单元体半潜式移动网架结构平台的长度大于等于三个浪距的跨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水浪能量收集的发电及自航行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架结构采用完成浮体升降距离一半尺寸的内框架结构浮出水平面应用方式,圆形材料的选用用于抵抗环境水浪和风的冲击;在整个单元上安装有数个的浮体作为一个单体结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水浪能量收集的发电及自航行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采用半垂重的要求,即对浮体漂浮升力的50%质量采用垂重方式,达到浮体做功对单元结构的水平影响最小,保证其结构平台应用的基本平衡,实现浮体在水浪波动能量里实现升降的双向做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水浪能量收集的发电及自航行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棘轮的能量结构使浮体在水浪具有浮动的状态下实现全部的做功采集,采集能量的汇集由一个或者是数个单元体组成,采集的动能根据结构进行汇集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水浪能量收集的发电及自航行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架结构具有采集能源的自利用模式,在转动轴(11)的单元体端面安装螺旋桨,能在具有水浪的环境中,在没有外来能源提供的情况下实现自航行;所述的系统的应用模式采用单元体独立应用或多个的阵列应用中的任意一种结构模式;能量采集采用单个或者是阵列的任意一种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渠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渠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18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具凸纹结构薄膜的曲面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