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汽车空调管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1996.8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9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新强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主体 口销 保护装置 汽车空调管 防冻功能 固定端口 加热主体 沉孔 金属连接管 空调管 防尘罩 密封圈 碳纤维发热丝 金属保护层 内部安装 内部设置 提高装置 外侧设置 保温管 隔离板 上表面 漏气 判读 声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汽车空调管保护装置,包括固定主体和内侧固定端口,所述固定主体的外侧有外侧固定端口,所述固定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口销的上方设置有防尘罩网,所述内侧固定端口安装在固定主体的内侧,所述外侧密封圈的中部安装有金属连接管,且金属连接管的内侧安装有空调管主体,所述空调管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主体,所述金属保护层的外侧安装有保温管,所述加热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碳纤维发热丝,所述加热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该具有防冻功能的汽车空调管保护装置设置有口销,在使用过程中能根据第一沉孔内部的口销和第二沉孔内部的口销所发出的声响,来快速判读漏气的位置,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汽车空调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空调管在使用的过程中,缺少相关的保护措施,导致了,当室外的温度在零度一下时,极易使得汽车空调管内部的液体结冰、碰撞,从而导致汽车空调管的损坏,同时现有的汽车空调管在发生漏气时,需要一根一根进行排查,效果较为缓慢,且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漏气现象,增加汽车的耗能,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具有防冻功能的汽车空调管保护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汽车空调管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相关的防冻保护措施和不具备漏气警示措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汽车空调管保护装置,包括固定主体和内侧固定端口,所述固定主体的外侧有外侧固定端口,且外侧固定端口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并且外侧固定端口的中部嵌套有外侧密封圈,所述固定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沉孔,且第一沉孔的内部镶嵌有口销,并且口销的表面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口销的上方设置有防尘罩网,所述内侧固定端口安装在固定主体的内侧,且内侧固定端口安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内侧固定端口的内侧面开设有包边槽,且包边槽的表面粘贴有包边橡胶,并且内侧固定端口的中部嵌套有内侧密封圈,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均焊接有限位块,且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中部均安装有固定环,并且固定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外侧密封圈的中部安装有金属连接管,且金属连接管的内侧安装有空调管主体,所述空调管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主体,且加热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金属保护层,所述金属保护层的外侧安装有保温管,且保温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水管体,并且防水管体的表面涂有抗腐蚀涂料,所述防水管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加热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碳纤维发热丝,且碳纤维发热丝的外侧设置有耐高温阻燃棉,并且耐高温阻燃棉的外侧安装有防水绝缘PVC,所述加热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主体、外侧固定端口和内侧固定端口为一体化结构,且三者内部均呈贯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分别设置有2个,且相邻2个第一限位槽之间相互平行,并且第一限位槽的宽度和第二限位槽的宽度相等,同时相邻2个第一限位槽之间的限位块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外侧密封圈的中心线与内侧密封圈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外侧密封圈的内径大于金属连接管的外径,并且内侧密封圈的内径大于空调管主体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孔的内径大于口销的直径,且第一沉孔的下表面低于通气孔的最低点,并且第一沉孔与防尘罩网为卡合连接,同时第一沉孔的形状大小与第二沉孔的形状大小相等,且第二沉孔内部设置有口销,并且第二沉孔贯穿于抗腐蚀涂料、防水管体、保温管、金属保护层和加热主体,同时第一沉孔贯穿于固定主体。
优选的,所述包边槽呈环形结构,且包边槽的左侧面到内侧固定端口的右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内侧固定端口右侧面到左侧第二限位槽内部左侧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弧形长度小于第一限位槽圆弧形长度的1/2,且相邻2个固定环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同时相邻2个第一限位槽内部的固定环之间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新强,未经宋新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1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