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热岩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3070.2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帆;李红智;聂鹏;陈渝楠;姚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F01K13/00;F01K27/02;F01K7/32;F01D15/08;F01D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电系统 干热岩 回水井 注水井 取热系统 主换热器 水压 放热 压裂 水泵 发电效率 侧出口 侧入口 伸入 埋藏 地下 | ||
1.一种高效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热岩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压取热系统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其中,水压取热系统包括水泵(11)、注水井(12)、回水井(14)以及埋藏于地下的干热岩压裂带(13),其中,注水井(12)的底部及回水井(14)的底部均伸入到干热岩压裂带(13)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中主换热器(23)的放热侧出口经水泵(11)与注水井(12)相连通,回水井(14)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中主换热器(23)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热岩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包括主换热器(23)、压缩机(21)、回热器(22)、低温加热器(23a)、高温加热器(23b)、透平(24)及发电机(25);
低温加热器(23a)及高温加热器(23b)均位于主换热器(23)内,且高温加热器(23b)及低温加热器(23a)沿主换热器(23)内水的流动方向依次分布,主换热器(23)的放热侧出口经水泵(11)与注水井(12)相连通,回水井(14)与主换热器(23)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压缩机(21)的出口与回热器(22)的冷侧入口及低温加热器(23a)的入口相连通,回热器(22)的冷侧出口及低温加热器(23a)的出口与高温加热器(23b)的入口相连通,高温加热器(23b)的出口与透平(24)的入口相连通,透平(24)的出口经回热器(22)的热侧及预冷器(26)与压缩机(21)的入口相连通,透平(24)与发电机(25)及压缩机(2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热岩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缩机(21)、透平(24)及发电机(25)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热岩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门(K1)及第二阀门(K2),其中,压缩机(21)的出口经第一阀门(K1)与低温加热器(23a)的入口相连通,压缩机(21)的出口经第二阀门(K2)与回热器(22)的冷侧入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30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