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含有丙烯酸二聚体的废油中回收丙烯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3382.3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惠双 |
主分类号: | C07C57/04 | 分类号: | C07C57/04;C07C51/353;C07C51/44;C07C5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二聚体 丙烯酸 废油 回收 丙烯酸废油 复合反应 超声波 分解率 精馏塔 可回收 微波 分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有丙烯酸二聚体的废油中回收丙烯酸的方法,采用超声波和微波复合反应精馏塔,使丙烯酸废油中的丙烯酸二聚体分解,并将丙烯酸充分回收,丙烯酸二聚体的分解率为99.4%以上,可回收废油中98%以上的丙烯酸和丙烯酸二聚体,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含有丙烯酸二聚体的废油中回收丙烯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酸及其酯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皮革加工、电子、印刷和辐射固化等方面,半个世纪以来,其生产和应用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1993年世界丙烯酸及其酯的生产能力已超过200万吨/年。丙烯酸是合成丙烯酸酯的主要原料,丙烯酸具有不稳定的乙烯键,遇光、热及过氧化物时极易发生聚合现象,这是人们熟知的,但丙烯酸本体的二聚反应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随着温度的变化,对丙烯酸二聚体的生成量有显著的影响。在贮存和使用处理不当时,也会生成丙烯酸二聚体,它与丙烯酸互溶。在丙烯酸与醇及多元醇进行酯化时,若按摩尔比计算投料,而不考虑丙烯酸二聚体的存在,就会造成一定的误差,并影响酯的含量及收率。
专利US6252110A公开了一种降低丙烯酸中丙烯酸二聚体的方法,将含有丙烯酸二聚体、丙烯酸和马来酸的高沸点杂质引入到丙烯酸回收塔中,丙烯酸从该塔的顶部蒸出,釜液引入到热解罐中,使丙烯酸二聚体分解,但二聚体的含量还是较高。
专利CN101786951A中提及一种丙烯酸提纯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入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脱除粗丙烯酸溶液中的醛类杂质,将醛的杂质含量降至100ppm以下。但是该方法不能有效降低丙烯酸中的二聚体含量。
专利CN1058256A中提及使用结晶和蒸馏法纯化丙烯酸的工艺,该工艺将丙烯酸母液经结晶形成丙烯酸晶体,母液继续蒸馏结晶,达到提纯丙烯酸的目的。但是该工艺操作复杂,提纯效率较低,成本高。
专利CN105753688A公开了一种降低丙烯酸中丙烯酸二聚体的方法,通过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振动作用和热作用促使丙烯酸二聚体解聚。经处理后丙烯酸二聚体含量由10~20%降至1%以下,但由于超声随着频率的进一步升高达到一定数值时,空化过程变得很难发生,限制了二聚体的进一步清除。
在丙烯酸的生产过程中,总有一定量的丙烯酸和丙烯酸二聚体以及其它高沸物随废油排出,目前是采用薄膜蒸发器将废油中的丙烯酸、丙烯酸二聚体及阻聚剂对苯二酚一次回收。该方法对阻聚剂对苯二酚的回收效果较好,但由于传热不佳,丙烯酸二聚体分解效果不好,且物料粘稠,易堵塞降液口,仍有一定量的两烯酸和丙烯酸二聚体得不到回收。如一套年产3万吨丙烯酸的生产装置每年约排出650吨废油,其中有50%以上为丙烯酸和丙烯酸二聚体。目前排出的废油仅作为燃料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超声波和微波复合反应精馏塔,使丙烯酸废油中的丙烯酸二聚体分解,并将丙烯酸充分回收。
超声波能够促进二聚体解聚,是由于超声解聚主要依靠空化现象产生的瞬间高温、高压等极端物理化学条件,而空化现象的强弱与功率大小有关,功率越大体系得到的能量越多,空化现象越剧烈,从而解聚效果越显著。对于特定的丙烯酸体系,当超声波功率达到一定值后,空化现象趋于饱和,随着超声波的功率进一步增大,则会产生大量的无用气泡,反而增加了散射衰减,这样就限制了其对二聚体的解聚效应。若在使用的超声波的同时在辅助微波进行作用,则由于微波快速加热效应,则可克服超声波功率达到一定值后空化效应饱和后无法进一步降低丙烯二聚体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超声波和微波复合反应精馏塔,将含有丙烯酸和丙烯酸二聚体的废油在常压下升温至110~150℃,同时打开超声波发生器和反应发生器,进行分解反应精馏,为降低废油粘度,易于丙烯酸二聚体的分解和丙烯酸的蒸馏,同时还加入溶剂工艺水,塔顶采出包含丙烯酸和水的物流,将分解回收的丙烯酸溶液返回到丙烯酸精制系统中再将工艺水分离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惠双,未经陈惠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3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从古龙酸母液中回收原料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