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硅电池的印刷烧结方法以及检测标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3445.5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3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葛文艳;刘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12 | 分类号: | B41M1/12;B41M7/00;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510 天津市滨海新区津汉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硅 印刷 二次印刷 烧结 栅线 对准 电池 电池片效率 电池片栅线 烘干控制 两次印刷 印刷压力 电池片 宽高比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硅电池的印刷烧结方法以及检测标准,采用实心mark点、空心mark点以及栅线对准结合的方式,二次印刷对准更精确,提升了电池片的印刷质量,二次印刷栅线较一层印刷窄2‑3um,保证了电池片栅线合理的宽高比,两次印刷采用合理的印刷压力以及烘干控制,更有利于黑硅电池片效率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硅电池的印刷烧结方法以及检测标准。
背景技术
目前为降低硅片生产成本,硅片切割方式由传统的砂浆切割变更为金刚线切割。金刚线切割硅片表面较为光滑,切割造成的损伤少,常规酸制绒不能很好的形成绒面,后经过采用有机添加剂等方式进行制绒优化,能够稍微改善制绒效果,但是仍不能达到正常砂浆制绒效果。
目前黑硅电池属于行业先进技术,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在印刷工序,采用二次印刷工艺,主要表现为:印刷栅线高宽比较大,导致黑硅电流优势消失;印刷烧结过程中参数不匹配,细栅脱落及栅线坍塌,导致电池外观不合格或电流优势降低。
在现有的二次印刷专利中,大部分的二次印刷对准都只采用mark点,但mark点的对准至少有0.1mm的差异,栅线宽度小于0.04mm,若mark点稍有偏差就不能保证两层栅线能够有较好的重合。本专利的设计除了有mark点的的粗对准还有细栅线的精确对准,双重保证细栅线能够重合不增加遮光面积,从而提升电流。
在现有二次印刷专利中,第一层栅线宽,经过烘干及第二层印刷时的压力会导致栅线加宽较多,如此以来,本来设计好的第一层栅线将会较第二层宽的更多,较宽的部分高度较低,只能增加遮光面积,不利于增加电流。
在黑硅电池片印刷时,现有技术中基本采用有网结网布(细栅与网布钢丝夹角为20°至30°)印刷,由于钢丝易与网胶形成小夹角,所以不利于浆料印刷。若它作为第一层网布时不能保证良好的印刷效果,导致第一层浆料不能均匀平铺,在烧结过程中出现浆料塌陷,甚至硅片与浆料接触不好,出现栅线脱落等情况。
因此,亟需一种黑硅电池的印刷烧结方法,来改善现有技术中黑硅电池生产的诸多弊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攻克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硅电池的印刷烧结方法以及检测标准,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黑硅电池的印刷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一次印刷
所述一次印刷对准包括两个对准步骤:
一次对准:实心mark点的对准,
二次对准:细栅线对准,
印刷压力60-75N;
S2:烘干
S3:二次印刷
所述二次印刷对准采用空心mark点对准,所述空心mark点与步骤S1中的所述实心mark点中心点位置重合,所述空心mark点直径比所述实心mark点直径尺寸小;
S4:烘干
S5:烧结
具体的,所述实心mark点以及所述空心mark点分别有两个,所述两个实心mark点或所述两个空心mark点不在网版的同一横线上,也不在所述网版的同一竖线上。
具体的,所述空心mark点的直径尺寸比所述实心mark点的直径尺寸小0.2mm。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采用的第一层网版细栅线线宽度比所述步骤S3中所采用的第二层网版细栅线线宽度窄2-3um。
具体的,所述第一层网版采用的为无网结丝网。
具体的,所述第二层网版采用的为无网结丝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3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