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冷轧钢管外表面刮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3510.4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6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谢天凯;罗盛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州人新轴承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冷轧 钢管 外表 面刮油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冷轧钢管外表面刮油装置,涉及钢管加工领域,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导套和端盖,导套在法兰的上游设置有一体连接的密封套,密封套伸入冷轧机的出料孔,导套下游的与端盖连接的一端从上部挖除了一部分从而使导套与端盖的上游端围成了一个向上的槽,刮油单元配合地安装在槽中并固定在导套上,导套、刮油单元和端盖包括沿轴线设置的通孔并依次连通,一级环形槽中设置有初级环形刮油件,二级环形槽中设置有次级环形刮油件,刮油单元的中部设置有与通孔连通的向下的排油孔。本发明具有能够防止刮油装置内部的冷轧油从导套与冷轧机之间的连接处漏出、更换刮油件简便、刮油单元容易安装和拆卸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冷轧钢管外表面刮油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生产需要,钢管冷轧过程中采用冷轧油进行润滑冷却,为保证润滑效果,冷轧油黏度较高;由于冷轧油黏度较高,冷轧后的钢管表面附着了大量的冷轧油,污染生产现场并造成大量浪费,而且附着的冷轧油会严重影响后工序的生产效率。为减少钢管从冷轧工序带走大量的冷轧油,需要设计刮油装置刮去钢管表面附着的冷轧油。我公司已经设计出的一款刮油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导套、中间环套和端盖,刮油装置通过导套的上游端固定在冷轧机出料部,中间环套两端分别通过4组周向均布的螺栓与导套和端盖连接,导套与中间环套、中间环套与端盖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初级刮油件和次级刮油件进行刮油。但该刮油装置的导套与冷轧机的连接部位密封性不好,容易漏油,而且更换初级刮油件时,需要将中间环套和导套完全拧开分离才能取出,操作繁琐,拆卸、安装中间环套和导套之间的4组螺栓的空间狭小且充满油污,拆卸、安装不便,另外中间环套和端盖的重量较大,单手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冷轧钢管外表面刮油装置,能够防止导套与冷轧机之间的连接处漏油,更换刮油件简便。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冷轧钢管外表面刮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导套和端盖,所述刮油装置通过导套中部的法兰固定在冷轧机出料部,所述导套在法兰的上游设置有一体连接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伸入冷轧机的出料孔,所述导套下游的与端盖连接的一端从上部挖除了一部分从而使所述导套与所述端盖的上游端围成了一个向上的槽,刮油单元配合地安装在所述槽中并固定在所述导套上,所述导套、刮油单元和端盖包括沿轴线设置的通孔并依次连通,所述刮油单元的上游端挖除了一部分从而使所述刮油单元与所述导套围成了一个与所述轴线同轴的一级环形槽,所述刮油单元的下游端挖除了一部分从而使所述刮油单元与所述端盖围成了一个与所述轴线同轴的二级环形槽,所述一级环形槽中设置有初级环形刮油件,所述二级环形槽中设置有次级环形刮油件,所述刮油单元的中部设置有与通孔连通的向下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与所述导套上设置的向下的排出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导套的通孔为沿轴线依次连通设置的上游圆形孔、渐缩式锥形导孔和下游圆形孔,所述刮油单元和端盖的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上游圆形孔伸入冷轧机的出料孔,所述下游圆形孔与刮油单元的圆形通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导套的上游圆形孔、渐缩式锥形导孔和下游圆形孔之间采用圆角过渡。
进一步,所述导套上游端的法兰与所述冷轧机出料部通过4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螺栓固定。
进一步,所述刮油单元通过两个相对中间平面对称的螺栓沿上下方向的螺栓孔固定在所述导套的两个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端盖通过3个螺栓固定在所述导套的下游端。
进一步,所述导套、刮油单元和端盖的通孔的内径均比冷轧钢管的外径大,所述初级环形刮油件和次级环形刮油件的内径与所述冷轧钢管的外径大小接近。
进一步,所述初级环形刮油件的材料为尼龙或橡胶,所述次级环形刮油件的材料为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州人新轴承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州人新轴承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3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层金属带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K金产品线条加工的拉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