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三联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4314.9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5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何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精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0 | 分类号: | F24D3/00;F24D3/18;F24D19/10;F25B27/00;H02S2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卢海龙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太阳能光伏板 加热器 太阳能 电采暖器 控制装置 热泵机组 蓄能式 太阳能控制器 三联供装置 电性连接 水箱 支架 多功能太阳能 光电转换 加热部位 节能环保 联供装置 组设置 热泵 采暖 制冷 | ||
1.一种太阳能三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太阳能光伏板组(2)、太阳能控制器(3)、蓄电池(4)、加热器(5)、热泵机组(6)、水箱(7)、蓄能式电采暖器(8)和控制装置(9),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组(2)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组(2)通过太阳能控制器(3)与蓄电池(4)电性连接,所述的蓄电池(4)通过控制装置(9)与加热器(5)、热泵机组(6)和蓄能式电采暖器(8)电性连接,所述的加热器(5)的加热部位设置在水箱(7)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三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组(2)的背面设置一圆轴(2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组(2)通过圆轴(21)与支架(1)的顶部活动铰接,所述的支架(1)上还安装有太阳跟踪装置(10),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组(2)与太阳跟踪装置(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三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跟踪装置(10)包括伺服电机(101)、蜗杆(102)、蜗轮(103)、太阳跟踪传感器(104)和太阳跟踪控制器(105),所述的伺服电机(101)的输出轴上联接一蜗杆(102),所述的圆轴(21)上安装有蜗轮(103),所述的蜗杆(102)与蜗轮(103)啮合传动,所述的太阳跟踪传感器(104)安装在太阳能光伏板组(2)的正面,所述的太阳跟踪传感器(104)与太阳跟踪控制器(105)通信连接,所述的太阳跟踪控制器(105)通过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101)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三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7)上设置有进水管(71)、出水管(72),并在进水管(71)上设置有水泵(73),在出水管(72)上设置有出水阀(74),所述的水箱(7)内设置有高液位传感器(75)、低液位传感器(76)和水温传感器(77),所述的高液位传感器(75)、低液位传感器(76)和水温传感器(77)均与控制装置(9)通信连接,所述的水泵(73)和出水阀(74)均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三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机组(6)是由压缩机(61)、室外换热器(62)、室内换热器(63)、储液罐(64)、过滤器(65)、膨胀阀(66)和电动换向阀(67)构成的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热泵机组,由电动换向阀(67)控制热泵机组(6)制冷制热模式的切换,所述的电动换向阀(67)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所述的储液罐(64)内储存有冷媒介质,所述的室外换热器(62)设置在水箱(7)内,所述的室内换热器(63)安装在室内,并且室内设置有温度采集传感器(68),所述的温度采集传感器(68)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三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61)、室外换热器(62)、储液罐(64)、过滤器(65)、膨胀阀(66)、室内换热器(63)依次连接构成循环的回路,所述的压缩机(61)、室外换热器(62)和室内换热器(63)之间还通过电动换向阀(67)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三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式电采暖器(8)内设置有蓄能介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三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介质为蓄能耐火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精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精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43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烟机
- 下一篇: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