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缝介质PP波与分裂PS波AVO联合反演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94632.5 申请日: 2018-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8828660B 公开(公告)日: 2019-10-22
发明(设计)人: 芦俊;杨帅;王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主分类号: G01V1/28 分类号: G01V1/28
代理公司: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代理人: 许志勇
地址: 10008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裂缝 反演 反射系数近似 各向同性介质 各向异性参数 牛顿迭代算法 初始模型 弹性参数 时间压缩 有效信息 分裂 联合 高斯 流体 岩性 地层 匹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裂缝介质PP波与分裂PS波AVO联合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抽取PP波AVA道集、PS1波AVA道集和PS2波AVA道集,并将PS1波、PS2波的时间压缩到PP波的时间上;

S2、初始模型的建立:通过测井数据获得初始的纵波的垂直速度、快横波的垂直速度以及密度模型,并根据岩石物理测井信息或者速度分析,建立初始的各向异性参数模型;

S3、反演:

S3.1对各向同性弹性参数即纵波的垂直速度α、快横波的垂直速度β和密度ρ进行反演:

S3.1.1、根据初始的纵波的垂直速度、快横波的垂直速度以及密度模型的模型数据,用Rüger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分别计算PP波、PS1波、PS2波的反射系数,此时各向异性参数ε(V)、δ(V)、γ为0,不对各向异性参数进行反演;所述Rüger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如下:

其中,Rpp、Rps1、Rps2分别表示PP波、PS1波、PS2波的反射系数,α表示纵波的垂直速度,β表示快横波的垂直速度,ε(V)指纵波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差值与纵波垂直速度的比值,表示纵波的各向异性程度;δ(V)表示纵波和横波各向异性相对大小;γ表示横波速度的各向异性发育程度;Z表示垂直纵波阻抗Z=ρα,G表示对应的垂直传播的波的剪切模量G=ρβ2,i为纵波入射角,j为快横波反射角,θ为入射方位角,下标1代表上层介质的物性参数,下标2代表下层介质的参数;

S3.1.2、采用理论雷克子波,利用计算得到的PP波、PS1波、PS2波的反射系数分别制作PP波、PS1波、PS2波的合成记录;

S3.1.3、联合PP波、PS1波、PS2波计算目标函数如下:

Q=||(H+λI)ΔΜ-JT(Robs-RM)||2

其中,M=(α β ρ ε δ γ)T为参数模型矩阵,根据高斯牛顿法,在真实值R附近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得到JΔM=Rk+1-Rk;k代表迭代次数,ΔM=(Δα Δβ Δρ Δε Δδ Δγ)T是更新的模型,J为HTI介质的雅可比矩阵;Robs和RM分别为观测反射系数矩阵和模型反射系数矩阵;λ为一个标量,I为单位矩阵;

S3.1.4、当目标函数不满足精度要求,则修改纵波的垂直速度、快横波的垂直速度以及密度模型的模型数据,并重新返回步骤S3.1.1的反射系统计算步骤,再次进行反演;当目标函数满足精度要求,停止迭代;最终得到达到测井分辨率的反演结果纵波的垂直速度α、快横波的垂直速度β和密度ρ;

S3.2、以步骤S3.1的反演结果作为约束条件,对各向异性参数进行反演:

S3.2.1、利用初始的各向异性参数模型的模型数据,用Rüger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分别计算PP波、PS1波、PS2波的反射系数,所述Rüger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中:

S3.2.2、采用理论雷克子波,利用计算得到的PP波、PS1波、PS2波的反射系数分别制作PP波、PS1波、PS2波的合成记录;

S3.2.3、按照步骤S3.1.3的方法联合PP波、PS1波、PS2波计算目标函数;

S3.2.4、当目标函数不满足精度要求,则修改纵波的垂直速度、快横波的垂直速度以及密度模型的模型数据,并重新返回步骤S3.2.1的反射系统计算步骤,再次进行反演;当目标函数满足精度要求,停止迭代;最终得到达到测井分辨率的反演结果各向异性参数ε(V)、δ(V)、γ;

其中,

所述目标函数中,雅可比矩阵J在AVO里的扩展表达式为:

反射系数关于弹性参数和各向异性参数的一阶偏导,用中心差分方法表示:

运用PP波、PS1波、PS2波AVA联合反演,则雅可比矩阵J为:

且H=JTJ,则有:

其中,ePP、ePS1和ePS2分别是PP波,PS1波、PS2波AVO的残留误差,θ1…θi代表了纵波的每一个入射角,R1…Ri代表了每个角度所对应的PP波、PS1波、PS2波的反射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介质PP波与分裂PS波AVO联合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

S1.1、PP波AVA道集抽取;

1.1.1)根据地震道的道头信息求出反射点的深度,和不同炮点对应的入射角;

1.1.2)对于需要反演的入射角,抽取其振幅数值,组成新的PP波AVA道集;

S1.2、PS1波AVA道集抽取:

1.2.1)根据地震道的道头信息求出反射点的深度,和不同炮点对应的入射角;

1.2.2)对于需要反演的入射角,抽取其振幅数值,组成新的PS1波AVA道集;

1.2.3)联合纵波速度将PS1波的时间压缩到PP波的垂直旅行时间上,得到压缩后的PS1波AVA道集:

tPS1(tPP)=tPP+u(tPP);

tpp表示PP波的垂直旅行时间,tps1(tpp)表示PS1波的时间;u(tPP)为转换时差;

S1.3、PS2波AVA道集抽取

S1.3.1、基于计算慢横波的速度;其中,γ表示横波速度的各向异性发育程度,Vs2表示慢横波的速度,Vs1表示快横波的速度;再根据步骤S1.2中的PS1波的信息求出反射点的深度,和不同炮点对应的入射角;

S1.3.2、对于需要反演的入射角,抽取其振幅数值,组成新的PS2波AVA道集;

S1.3.3、联合纵波速度将PS2波的时间压缩到PP波的垂直旅行时间上,得到压缩后的PS2波AVA道集:

tps2(tpp)=tpp+u(tpp);

tpp表示PP波的垂直旅行时间,tps2(tpp)表示PS2波的时间;u(tPP)为转换时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46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