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标签和车载读卡器的停车认证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4956.9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6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7B1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菱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标签 车载 读卡器 停车 认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RFID标签和车载读卡器的停车认证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停车位RFID标签、车载读卡器、APP模块、中央管理系统,所述停车位RFID标签安装在与停车位对应的地方,所述车载读卡器安装在车辆上,所述APP模块与车载读卡器进行双向认证,所述APP模块与中央管理系统进行双向认证和加密通信,所述APP模块从车载读卡器获得停车情况,并将信息反馈至中央管理系统;所述中央管理系统从APP模块收到停车时间和状态信息及相应的车辆标识信息和停车位标识信息,从而得到停车位的占用情况,通过在停车位安置有电源或无电源的RFID标签并在车辆内部有电源的RFID读卡器,使车辆可以准确识别停车位并停车及相关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停车智能化领域,尤其涉及基于RFID标签和车载读卡器的停车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私有车辆也越来越普及。城市中过多的车辆正在并将持续导致停车难问题。有些城市或地区的停车位比例严重偏低,因此停车难问题往往已经或将是驾车出行中的头号难题。而停车难问题也增长了车辆在道路上的时间,加剧了交通拥堵。然而,另一方面,大量城市和地区也出现了泊位空置率过高的问题,导致了双方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感应停车的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司机在停车时花费的时间,更可以与交通、停车场的综合管理系统直接对接,提供自动化服务并为共享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应用提供支持。
在申请号为:CN201410713909.1,申请日为:20141202,名称为:一种基于RFID的停车场寻车系统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停车场寻车系统,包含摄像模块、RFID发卡模块、车位感应模块、RFID读写器、RFID定位模块、寻车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摄像模块用于拍摄驶入停车场车辆的车牌;RFID发卡模块用于给驶入停车场的车辆发出RFID标签卡片,卡片内存有车辆驶入停车场的时间以及车辆的车牌号码;车位感应模块包含一一对应设置在停每个车位上的车辆感应器;RFID读写器用于采集各个RFID标签卡片的信息;RFID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接各个RFID标签卡片的信息计算出其在停车场内的位置;控制模块用于记录停车位置数据、根据寻车模块的输入信息查找停车位置,此发明能够自动记录车位与车牌号码之间的关系,方便用户查询停放车辆的地点。而本发明可以实现车辆,停车位信息以及管理系统之间的双向认证和加密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基于RFID标签和车载读卡器的停车认证的系统和方法。通过在停车位安置有电源或无电源的RFID标签并在车辆内部有电源的RFID读卡器,使车辆可以准确识别停车位并停车及相关服务。
本发明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RFID标签和车载读卡器的停车认证系统,包括:停车位RFID标签、车载读卡器、APP模块、中央管理系统;
所述停车位RFID标签安装在与停车位对应的地方,所述停车位RFID标签安装在停车位地面上、地面下或正上方的天花板;
所述车载读卡器安装在车辆上,所述读卡器安装在车辆内部、车顶或车底,所述车载读卡器识别停车位RFID标签,并与停车位RFID标签进行双向认证;
所述APP模块为车辆或个人APP,所述APP具有唯一的标识,所述车辆或个人APP与车载读卡器进行双向认证,所述车辆或个人APP与中央管理系统进行双向认证和加密通信,所述车辆或个人APP从车载读卡器获得停车情况,并将信息反馈至中央管理系统;
所述中央管理系统从车辆或个人APP收到停车时间和状态信息及相应的车辆标识信息和停车位标识信息,从而得到停车位的占用情况。
其中,优选的,所述停车位RFID标签与每个停车位一一对应,并具有唯一的标识。
其中,优选的,所述车载读卡器具有唯一的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4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