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组份PU草皮背胶的合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5382.7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阿兰士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1/04;C08G1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660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胶 聚醚 人造草坪 单组份 铁绿 重钙 草皮 合成 人造草坪背胶 有机铋催化剂 底布材料 反应设备 加热升温 三官能团 使用寿命 异氰酸酯 拔取力 抗老化 粘结力 底布 水中 透气 乙酯 生产工艺 地基 防水 浸泡 腐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组份PU草皮背胶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聚醚5000分子量,三官能团;聚醚4000分子量,两官能团;重钙;铁绿;乙酯;异氰酸酯PM‑200;有机铋催化剂;S2、生产工艺:将各种聚醚及重钙、铁绿先加入反应设备,搅拌均匀后,加入PM‑200,加热升温至75‑85度之间,反应3‑5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拔取力好、粘结力高,由于人造草坪背胶被置于底部直接与地基接触,且时常处于日晒雨淋的环境里,甚至浸泡在水中,背胶的质量尤为重要,因此本发明具备透气防水,经久耐用,抗老化效果好,可有效避免因人造草坪底布单薄,或是底布材料质量不佳,而出现的腐化、开裂的情况,极大的增加了人造草坪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工艺,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单组份PU草皮背胶的合成。
背景技术
人造草坪按生产工艺分为注塑人造草坪和编织人造草坪。注塑人造草坪采用注塑工艺,将塑料颗粒在模具中一次挤压成型,并用打弯技术将草坪弯曲,使草叶等距、等量规律排布,草叶高度完全统一。适用于幼儿园、运动场、阳台、绿化、沙金等方面,编织草坪以仿草叶状的合成纤维,植入在机织的基布,背面涂上起固定作用的涂层以作运动场上、休闲场地、高尔夫场地、庭园地坪和绿化地面上作人造草坪。
但是,传统的人造草坪的背胶影响人工草坪质量,背胶质量不仅是采购是否进口,还有就是组成背胶结构的质量,间接决定草坪底部的撕扯力度,草坪底部背胶耐撕扯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草坪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单组份PU草皮背胶的合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单组份PU草皮背胶的合成,拔取力好、粘结力高,由于人造草坪背胶被置于底部直接与地基接触,且时常处于日晒雨淋的环境里,甚至浸泡在水中,背胶的质量尤为重要,因此本发明具备透气防水,经久耐用,抗老化效果好,可有效避免因人造草坪底布单薄,或是底布材料质量不佳,而出现的腐化、开裂的情况,极大的增加了人造草坪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组份PU草皮背胶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聚醚5000分子量,三官能团;聚醚4000分子量,两官能团;重钙;铁绿;乙酯;异氰酸酯PM-200;有机铋催化剂;
S2、生产工艺:将各种聚醚及重钙、铁绿先加入反应设备,搅拌均匀后,加入PM-200,加热升温至75-85度之间,反应3-5小时,测NCO值在1-5%左右达到设计要求降温。而后加入乙酯,搅拌均匀取样测粘度和NCO值之后在40度以下卸料;
S3、使用方法:取单组份背胶成品常温下降加入千分之一到三的有机铋催化剂搅拌均匀之后,涂刮于人造草皮背面后放入80-120度环境进行烘干;
S4、具体配方:聚醚330:150-200;聚醚240:400-500;重钙:200-300;Pm200:80-120;铁绿:12-16;乙酯:30-50;有机铋催化剂:1-3;
S5、涂胶:要求用涂胶器在表面涂刷厚薄均匀,不可反复涂胶,否则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跌落,底布使用涂胶器,严格控制胶水的厚度,注意涂胶速度要适当,涂胶时应分别涂于被粘接的两粘接面上;
S6、粘和:根据当时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条件的实际影响,合理控制晾制时间,一般以涂胶后10—30分钟内,胶浆达到八九成干以手触不粘为宜,粘接时要求一次性对准粘牢,切不可在粘和后来回移动被粘接的物体;
S7、加压:在粘接好后,清除其表面杂物,用专用的橡胶锤从粘接处向两边用力锤实,使其表面充分接触密实,粘接更牢固,固化:其固化时间一般为三天,检测最终强度一般为十天,在固化期间应注意维护,避免暴晒、水浸和移动,以便于达到最佳粘结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阿兰士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阿兰士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5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