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连杆驱动降尘的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5720.7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缪宏;张玲聪;刘思幸;张善文;张燕军;夏云帆;杨东辉;程功;鲁复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40 | 分类号: | B01D46/4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外壳 除尘装置 净化片 连杆机构 连杆驱动 螺杆传动机构 除尘效果 废气颗粒 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 固定挡板 环保设备 颗粒杂质 螺杆传动 上下运动 再回收 灰室 炭灰 交错 摩擦 清晰 | ||
一种利用连杆驱动降尘的除尘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结构上由装置外壳、设置在装置外壳内部的固定挡板、净化片;设置在装置外壳顶部的连杆机构,以及设置在装置外壳底部的螺杆传动机构构成,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净化片做往复的交错上下运动,通过净化片与废气颗粒进行摩擦降尘,降尘后通过螺杆传动将颗粒杂质输送至灰室中;本发明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降尘、除尘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可对炭灰进行再回收,进一步提高了除尘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降尘除尘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在锅炉除尘场合,利用连杆驱动降尘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除尘器按原理不同可以分为:声波除尘器、脉冲除尘器、蒸汽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现有的锅炉除尘循环系统环境恶劣,腐蚀严重,故障率也高,若脱硫器内部的规流填料熔化,会引起锅炉烟道的通风不畅等安全隐患,给职工的生命和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影响。此外,现有的锅炉除尘循环处理系统无法实现完全除尘,不可避免炭灰堆积,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锅炉除尘循环系统环境恶劣,腐蚀严重,故障率高,脱硫器内部的规流填料熔化,会引起锅炉烟道的通风不畅等安全隐患,给职工的生命和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影响,现有的锅炉除尘循环处理系统无法实现完全除尘,容易产生炭灰堆积,使得除尘系统工作效率降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利用连杆驱动降尘的除尘装置,可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降尘、除尘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并可对炭灰进行再回收,可进一步提高除尘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连杆驱动降尘的除尘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设置在装置外壳一侧的含尘废气进口和设置在装置外壳另一侧的无尘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设有左侧固定挡板、中间固定挡板和右侧固定挡板,所述左侧固定挡板的两侧设有左净化片,所述右侧固定挡板的两侧设有右净化片,所述左净化片和右净化片的顶端均通过连杆机构连接驱动;所述连杆机构由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构成,所述主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第三连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通过销轴与所述右侧固定挡板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活动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与第五连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五连杆与第六连杆连接固定后与所述左侧固定挡板活动铰接;所述装置外壳底部一侧设有灰室,所述装置外壳与所述灰室之间连接设有输送壳体,所述输送壳体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由设置在装置外壳外部的电机驱动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灰室内,所述输送壳体的上方连接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杆相连接。
所述左侧固定挡板和右侧固定挡板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装置外壳内侧顶部,中间固定挡板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装置外壳内侧底部。
所述左净化片和右净化片的截面均呈波浪式结构。
所述含尘废气进口设置在装置外壳一侧上端,无尘废气出口设置在装置另一侧上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连杆驱动降尘的除尘装置,结构上由装置外壳、设置在装置外壳内部的固定挡板、净化片;设置在装置外壳顶部的连杆机构,以及设置在装置外壳底部的螺杆传动机构构成,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净化片做往复的交错上下运动,通过净化片与废气颗粒进行摩擦降尘,降尘后通过螺杆传动将颗粒杂质输送至灰室中;本发明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降尘、除尘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可对炭灰进行再回收,进一步提高了除尘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中连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5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