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粽子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6992.9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恺;雷已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云澳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B65D85/808;B65D85/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050024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粽子 冲泡 乌龙茶 茶叶包装 过滤功能 花茶 芦苇叶 红茶 竹叶 白茶 和馅 黑茶 黄茶 制备 自带 箬叶 绿茶 过滤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粽子茶,包括粽皮和馅,其特征在于:所述粽子茶由粽皮包裹馅制成,所述粽皮为芦苇叶、箬叶或竹叶,所述馅为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和花茶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粽子茶自带过滤功能,既能提供茶叶包装和冲泡时过滤的功能,并且还能多次冲泡,有效的提高了粽子茶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粽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饮品,而茶叶的包装通常采用纸袋、无纺布袋、复合薄膜袋、金属罐、纸复合罐和陶瓷罐。
而在泡茶的过程中发现,茶汤需要过滤茶叶才可饮用,否则容易喝到茶叶,以及茶叶中的碎末。目前,市面上常采用无纺布袋包装的袋泡茶,可以直接过滤茶叶,但是其内部所用茶叶均为茶末,品质很低,而且只能冲泡一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粽子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粽子茶自带过滤功能,并能多次冲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粽子茶,包括粽皮和馅,其特征在于:所述粽子茶由粽皮包裹馅制成,所述粽皮为芦苇叶、箬叶或竹叶,所述馅为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和花茶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在所述粽子茶上绑有长线。
优选的,所述长线为尼龙绳、麻绳或粽皮揉捻成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粽子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采摘的新鲜粽皮清洗干净,晾干;然后将粽皮折叠成漏斗状,底部无缝隙,将称量好的馅分装到其中;
步骤2、将馅包裹成粽子形状,并且用长线进行捆绑,长线尾部留出一定长度作为提手;
步骤3、将包好的粽子茶放入茶叶提香烘焙机中,在60℃-8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烘焙提香,待粽皮香气完全渗透进馅中,即可出炉;
步骤4、粽子茶出炉后,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摊晾退火2天。
优选的,所述粽皮为芦苇叶、箬叶或竹叶,所述馅为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和花茶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长线为尼龙绳、麻绳或粽皮揉捻成绳,所述长线尾部留出的长度为5-25cm。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烘焙时间为3-6h。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粽子茶自带过滤功能,既能提供茶叶包装和冲泡时过滤的功能,并且还能多次冲泡,有效的提高了粽子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完整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解开提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冲泡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冲泡完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次冲泡完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云澳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云澳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6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樱桃叶复合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