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7180.6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2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严正村;张恒柱;王晓东;李育平;佘磊;魏民;王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许春光 |
地址: | 22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内镜下抓钳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及其进行修补颅底的方法,包括外壳体、抓手推柱、抵杆;外壳体为筒状壳体,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外壳体进口、外壳体出口;所述抓手推柱的一端设有至少3根带有弹性的抓手杆,抓手推柱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从外壳体进口插入,并穿于外壳体;在外壳体内,抓手杆收缩置于外壳体内,当抓手推柱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从外壳体出口穿出时,所有抓手杆一同弹开;所述抓手推柱未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固定有弹性板;所述抓手推柱内设有推柱通孔,抵杆插于推柱通孔内,且抵杆可从抓手推柱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穿出。通过本发明,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实现修补材料完美的置于颅底缺损漏口上下,达到修补材料在颅底缺损漏口嵌塞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及其进行修补颅底的方法,属于医疗器械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广泛开展,颅底重建技术是神经内镜手术的短板。现阶段广泛使用脂肪、肌肉等材料修补颅底,但修补材料大多贴覆缺损部位,难以达到密封效果,术后易出现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为达到颅底修补的密封、稳定、牢固的效果,需要将修补材料嵌入缺损部位,颅底缺损漏口上下均匀分布修补材料,达到嵌塞状效果,但目前操作相对困难,缺乏相应的操作器械,我们设计一种神经内镜抓钳,可以将修补材料均匀嵌入颅底缺损上下区域,达到密封、牢固的颅底修补效果,形成稳定、持久的颅底重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及其进行修补颅底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体、抓手推柱、抵杆;所述外壳体为筒状壳体,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外壳体进口、外壳体出口;所述抓手推柱的一端设有至少3根带有弹性的抓手杆,至少3根抓手杆均匀分布固定于抓手推柱的端部,抓手推柱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从外壳体进口插入,并穿于外壳体;在外壳体内,抓手杆收缩置于外壳体内,当抓手推柱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从外壳体出口穿出时,所有抓手杆一同弹开;所述抓手推柱未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连接有弹性板,弹性板一端固定于抓手推柱上,另一端穿出外壳体出口;所述抓手推柱内设有推柱通孔,抵杆插于推柱通孔内,且抵杆可从抓手推柱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穿出。
所述外壳体为透明壳体,外壳体靠近进口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所述抓手杆上设有若干锯齿;所述抵杆面向外壳体出口的一端设有若干吸引孔,抵杆内还设有吸引管,吸引管的一端与若干吸引孔贯通,另一端穿出抵杆以及抵杆端部的手柄,穿出抵杆以及抵杆端部的吸引管外接负压装置。
所述抵杆的端部设有手柄。
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充水管道,充水管道贯穿外壳体。
所述外壳体与抓手推柱设置有弹性板同方向的一端设有外壳体手柄,在弹性板上设有若干弹性板限位孔,外壳体手柄上设有若干手柄限位孔,且若干弹性板限位孔、若干手柄限位孔一一对应,还设有限位销,限位销依次穿于任意一个弹性板限位孔、和任意一个手柄限位孔,使得弹性板、外壳体手柄固定。
一种神经内镜下抓钳装置进行修补颅底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外壳体、抓手推柱、抵杆;所述外壳体为筒状壳体,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外壳体进口、外壳体出口;所述抓手推柱的一端设有至少3根带有弹性的抓手杆,至少3根抓手杆均匀分布固定于抓手推柱的端部,抓手推柱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从外壳体进口插入,并穿于外壳体;在外壳体内,抓手杆收缩置于外壳体内,当抓手推柱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从外壳体出口穿出时,所有抓手杆一同弹开;所述抓手推柱未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连接有弹性板,弹性板一端固定于抓手推柱上,另一端穿出外壳体出口;所述抓手推柱内设有推柱通孔,抵杆插于推柱通孔内,且抵杆可从抓手推柱固定有抓手杆的一端穿出;
使用时,将修补颅底需要的柔软的修补材料夹于抓手推柱上的抓手杆上,使得修补材料夹于抓手杆与抓手杆之间;往外拉弹性板,弹性板外移带动抓手推杆回缩至外壳体内,与此同时,抓手推柱上的抓手杆也开始逐步收缩进入外壳体,修补材料被夹持逐步进入外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未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7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锥面疝气补片
- 下一篇:一种无损伤可回收腔静脉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