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软包装用的铝塑膜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7706.0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9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何志球;盘冠华;胡泳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B32B27/02;B32B27/34;B32B27/32;B32B15/14;B32B15/085;B32B15/20;B32B7/12;B32B37/12;B32B37/06;B32B38/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单蕴倩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塑膜 软包装 锂电池 制备工艺 电解液 胶粘层 针孔 尼龙保护层 新型锂电池 复合结构 紧密贴合 可检测性 外观缺陷 在线检测 针孔缺陷 质量一致 紫外荧光 次品率 铝箔层 热封层 相邻层 钝化 锂电 制备 生产成本 便利 | ||
一种锂电池软包装用的铝塑膜及其制备工艺,该铝塑膜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尼龙保护层、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钝化铝箔层、耐电解液胶粘层和耐电解液CPP热封层,且相邻层之间紧密贴合。本发明制备获得复合结构的新型锂电池软包装的铝塑膜,能够有效在线检测锂电铝塑膜产品的针孔外观缺陷,实现更加精准、便利的外观针孔缺陷的可检测性,极大提高了铝塑膜产品的质量一致稳定性,有效降低次品率的问题,减少生产成本的浪费,确保锂电池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软包装用的铝塑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消费电子升级、新能源汽车放量等因素将提升对锂电池安全性的要求,铝塑膜作为锂电材料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质量性能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电池外包装如果密封不严,外界水汽通过渗透作用进入锂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中,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氢氟酸这种强腐蚀性物质,从而导致电池软包内层被腐蚀破坏,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严重降低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软包锂电池是不允许存在针孔这一外观缺陷的。
但目前锂电铝塑膜的生产企业一般采用自动化高速机器视觉光学智能检测机CCD图像外观缺陷在线检测方法来保证铝塑膜的外观质量问题,通过在铝塑膜一侧进行LED强光源照射,而另一侧的高速度高分辨率的工业相机结合光电识别技术进行检测针孔,而由于铝箔在和尼龙膜、CPP膜通过胶粘剂进行复合后,透过针孔的微光经过两层塑料膜和胶粘剂层的阻隔后,光强会变得很小而导致摄像头存在捕捉漏洞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检测精准性,使得锂电铝塑膜企业承受比较大的质量风险。因此,在此情况下,仍需要寻找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针孔缺陷检测可行性的方法,保证检测的精准性,降低次品率,确保锂电池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常规锂电铝塑膜针孔外观缺陷较难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精确、方便地在线检测针孔外观缺陷的锂电池软包装用的铝塑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锂电池软包装用的铝塑膜的制备工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软包装用的铝塑膜,该铝塑膜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尼龙保护层、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钝化铝箔层、耐电解液胶粘层和耐电解液CPP热封层,且相邻层之间紧密贴合。
本发明提出一种锂电池软包装用的铝塑膜,主要是通过在尼龙保护层和钝化铝箔层之间设置了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其中,该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是由外胶粘层进行隐形紫外荧光处理后获得的一种具有隐形紫外荧光效果的外胶粘层;同时结合耐电解液胶粘层和耐电解液CPP热封层,从而有效获得复合结构的新型锂电池软包装的铝塑膜。该铝塑膜能够利用其自身的隐形紫外荧光的特点,在线检测锂电铝塑膜产品的针孔外观缺陷,即,当该产品在紫外光源下,如有针孔存在,则能通过透过针孔的紫外光激发外层胶水中的荧光物质,从而在检测侧生成荧光,使高清摄像头快速地捕捉针孔缺陷,实现更加精准、便利的外观针孔缺陷的可检测性,极大提高了铝塑膜产品的质量一致稳定性,有效降低次品率的问题,减少生产成本的浪费,确保锂电池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进一步说明,所述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涂覆于所述尼龙保护层的内表面,且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的厚度为3~8微米;所述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由双组分聚氨酯胶水与隐形紫外荧光剂混合而成。由于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粘合强度大、柔韧性高、可调节性好、粘接范围广的优点,其对基材粘接性能优于环氧胶粘剂,因此为了保证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较大的粘接作用力,通过采用双组分聚氨酯胶水与隐形紫外荧光剂进行混制,并将其涂覆于尼龙保护层的表面,同时控制该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的厚度范围,从而使尼龙保护层、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和钝化铝箔层经过干式复合后各层之间的附着力更高,粘合强度高且均匀,避免因隐形紫外荧光胶粘层的粘接不均或厚度过薄而出现脱层现象,提高层间结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7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