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回收料再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8019.0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4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龙;段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涡阳县恒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12 | 分类号: | C08J11/12;C08L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6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回收料 水解 烘干 杂质去除 回收料 涂料 油漆 预处理 加工和利用 聚丙烯表面 高温高压 原料表面 掺杂的 反应釜 粉碎机 副产物 排出 去除 清洗 保证 再生 节约 能源 环保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回收料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料进行清洗和挑选,将回收料中掺杂的污物和杂质去除,得到聚丙烯回收料;步骤二:将聚丙烯回收料放置在反应釜中,在高温高压下使聚丙烯表面油漆和涂料水解,水解完成后将液体排出;步骤三:将水解完成后的聚丙烯回收料在烘干箱内进行烘干,随后通过粉碎机将聚丙烯回收料进行粉碎,烘干温度为35‑45℃。本发明通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将原料中的杂质去除,通过水解将原料表面油漆和涂料去除,从而保证了聚丙烯回收料的纯净,保证了再次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其他副产物,从而可以达到对聚丙烯回收料的更好的加工和利用,达到科学环保,节约能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加工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丙烯回收料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塑料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有利于解决塑料包装等所引起的“白色污染”给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的问题,除了可以达到节省成本、节约资源的目的之外,通过回收与资源化利用,还可以大大减少焚烧处理废旧塑料等方法的使用,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为防止全球变暖做贡献。因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聚丙烯是塑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对于聚丙烯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效果,但是在对聚丙烯回收料加工过程中,聚丙烯回收料中会掺杂较多的杂质和废弃物,影响再次利用的效果,因此,发明一种聚丙烯回收料再生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回收料再生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将原料中的杂质去除,通过水解将原料表面油漆和涂料去除,从而保证了聚丙烯回收料的纯净,保证了再次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其他副产物,从而可以达到对聚丙烯回收料的更好的加工和利用,达到科学环保,节约能源的目的,以解决聚丙烯回收料中会掺杂较多的杂质和废弃物,影响再次利用的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丙烯回收料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回收料进行清洗和挑选,将回收料中掺杂的污物和杂质去除,得到聚丙烯回收料;
步骤二:将聚丙烯回收料放置在反应釜中,在高温高压下使聚丙烯表面油漆和涂料水解,水解完成后将液体排出;
步骤三:将水解完成后的聚丙烯回收料在烘干箱内进行烘干,随后通过粉碎机将聚丙烯回收料进行粉碎,烘干温度为35-45℃;
步骤四: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聚丙烯回收料的熔融峰温Tpm进行测定,并根据不同的聚丙烯回收料进行分类存放;
步骤五:将熔融峰温Tpm值高的聚丙烯回收料放置在反应釜中进行裂解工作,将聚合物的长链切断,恢复其原有的性质,裂解出的原料可以用于制作新的产品;
步骤六:对于融峰温Tpm值低的聚丙烯回收料放置在氢反应炉中,对氢反应炉进行加压和加热,高温状态下对聚丙烯回收料进行加热,形成原油和瓦斯的原料;
步骤七:对于融峰温Tpm值中的聚丙烯回收料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60-420℃,加热时间为2-4h,加热过程中会产生非结晶性无规聚丙烯副产物。
优选的,步骤二中,反应釜内加热温度为60-80℃,气压强度为25-35kpa。
优选的,步骤二水解过程中向反应釜中添加聚氨酯,可以加快聚丙烯回收料表面油漆和涂料去除,得到原料单体。
优选的,步骤四中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聚丙烯回收料的熔融峰温Tpm进行测定的判断数值为:210℃≥Tpm≥180℃为熔融峰温Tpm值高的低老化程度聚丙烯回收料;180℃≥Tpm≥150℃为熔融峰温Tpm值中的中等老化程度聚丙烯回收料;150℃≥Tpm≥120℃为熔融峰温Tpm值低的高老化程度聚丙烯回收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涡阳县恒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涡阳县恒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8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芳纶溶剂膜萃取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氧增塑剂的制备工艺